企業素質與活力分析,是企業把握自身實力的重要工具,安聯是應用這一工具的成功典范。企業素質和活力分析,對于很多經理人,尤其是高層經理人是相當必要的,無論你是實施何種重大決策,都是建立在對企業素質和活力的準確把握基礎之上的。
企業素質的涵義
企業素質是個“質”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企業素質是個“整體”概念,我們考察企業素質不僅要看它的各個要素的質量,更重要的是要看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結合、相互制約的整體功能。企業素質是個“動態”的概念,企業素質的好壞不僅與其“先天”的因素(即企業創建初期的各因素)的素質有關,而且與其“后天”的因素有關,即企業創建以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消費結構的提高都對企業素質提出新的要求,企業應不斷進行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質。提高企業素質本身不是目的,它是為實現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一目標服務的。
企業素質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企業的技術素質,企業的管理素質和企業的人員素質。企業的技術素質是企業素質的基礎。企業的管理素質是企業素質的主導,是技術素質得以發揮的保證。企業的人員素質是企業素質的關鍵,它包括企業干部隊伍和職工隊伍素質。
企業素質結構是指企業素質的各種構成因素相互結合的方式,下圖反映了企業素質的基本構成因素。
由圖中可以看出,企業素質是由各個因素以某種確定的方式構成的,其中有些因素之間存在著相互包容的關系。例如,管理者素質既屬于人員素質又屬于管理素質,職工素質既屬于人員素質又屬于技術素質。
企業素質可以通過企業能力得到反映,企業能力是企業素質的表現形式,企業素質主要通過企業四種能力得以表現:
① 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② 企業管理者的能力;
③ 企業生產經營能力;
④ 企業的基礎能力。
企業活力的涵義
所謂企業活力就是指企業作為有機體通過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在與外界環境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環中所呈現出自我發展的旺盛生命力的狀態。對于這一定義,有以下四點解釋:
① 所謂交互作用,是指企業的活力狀態,既不完全取決于外界環境,也不完全取決于企業自身素質,這兩個方面是在不斷地相互作用,也就是說,既要看到外界環境對企業活力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又要看到企業充分發揮活力對外界環境提出的要求。
② 所謂良性循環,是指在內外環境交互作用中,要不斷地向更好的方面轉化,并在轉化中達成新的平衡,促使這樣的循環往復。
③ 強調企業自我發展的旺盛生命力狀態,即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能力,生存與發展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生存是發展的基礎,生存應在發展和創新中求得,發展也不僅僅是外延擴大再生產,也不只是數量的增加,而首先要注重內涵式擴大再生產,包含自身素質的增長、產品質量的提高、新產品的開發、品種結構的調整、基礎管理的轉化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即要注重企業素質的增長,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更好地生存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④ 要明確企業活力的基礎在于企業的內部,在于企業自身素質與能力,而外部環境又是企業活力的影響和制約因素。
企業活力狀態
企業的活力大致有四種狀態,可用一個四象限的圖來表示
第Ⅰ象限:外界環境適合企業發展,企業自身素質好,則企業活力一定很強。
第Ⅱ象限:外界環境不適合企業發展,但企業素質好,則企業活力不會很強。
第Ⅲ象限:外界環境不適合企業發展,企業自身素質又不好,則企業活力一定很差。
第Ⅳ象限:外界環境適合企業發展,企業自身素質不好,則企業活力不會強,這是因為企業如果不注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在良好的外部環境下,即使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可能呈現出活力,最終也會由于自身素質不佳,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企業活力可以用企業的獲利能力、競爭能力、生長能力、適應能力、凝聚能力來表示(見下圖)。
企業獲利能力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企業競爭能力、生長能力、適應能力和凝聚力的基礎和綜合體現,是企業活力的結果。企業競爭能力是企業生存本能的表現,如同人只有運動才有活力一樣,企業只有競爭才有活力;只有有了競爭,企業才會有壓力,才會充分發揮潛力,才會促使企業增強自我積累、自我改造、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能力,競爭是經濟規律的要求,凡是在社會競爭環境中能夠生存的企業,都必然是有活力的企業,否則只能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企業生長能力是企業在競爭中生存的前提條件,企業的生存必須建立在內涵擴大再生產的基礎上,否則企業必將會失去生存的能力。企業適應能力是企業對外界環境的應變能力,它主要是通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來實現的,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外界環境的變化對生產進行調整,調整得越及時越順利,企業應變能力就越強。企業凝聚力是以企業職工對企業的態度表現出來的,凝聚力的強弱,關系到企業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及企業整體功能的發揮。
上圖所示為影響企業活力的因素,根據這些因素就可以對企業活力進行分析和診斷,由此可以找出企業的薄弱環節,然后對癥下藥,提高企業活力,可以有效地發揮企業的整體功能。
(1)實施投資或其他戰略可行性分析時,素質與活力分析工具必不可少。
(2)企業通過活力分析和診斷,找出企業的薄弱環節,提高企業活力,該工具也是不可替代的。
(3)兼并或收購前,可以使用該工具對兼并或收購對象做一個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