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市場方格也往往被稱作:Ansoff矩陣(Ansoff Matrix)、產品市場擴張方格(Product Market ExpansionGrid)、成長矢量矩陣(GrowthVector Matrix)。
策略管理之父安索夫博士于1975年提出安索夫矩陣。以產品和市場作為兩大基本面向,區別出四種產品/市場組合和相對應的營銷策略,是應用最廣泛的營銷分析工具之一。
安索夫矩陣是以2 X 2的矩陣代表企業企圖使收入或獲利成長的四種選擇,其主要的邏輯是企業可以選擇四種不同的成長性策略來達成增加收入的目標。如圖所示:
1、市場滲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現有的產品面對現有的顧客,以其目前的產品市場組合為發展焦點,力求增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采取市場滲透的策略,藉由促銷或是提升服務品質等等方式來說服消費者改用不同品牌的產品,或是說服消費者改變使用習慣、增加購買量。
2、市場開發(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現有產品開拓新市場,企業必須在不同的市場上找到具有相同產品需求的使用者顧客,其中往往產品定位和銷售方法會有所調整,但產品本身的核心技術則不必改變。
3、產品延伸(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產品給現有顧客,采取產品延伸的策略,利用現有的顧客關系來借力使力。通常是以擴大現有產品的深度和廣度,推出新一代或是相關的產品給現有的顧客,提高該廠商在消費者荷包中的占有率。
4、多角化經營(Diversification)——提供新產品給新市場,此處由于企業的既有專業知識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場,因此是最冒險的多角化策略。其中成功的企業多半能在銷售、通路或產品技術等know-how上取得某種綜效(Synergy),否則多角化的失敗機率很高。
Ansoff后來對矩陣做了一個修改,增加了地理區域上的復雜性(如上圖所示)。這種三維模式的矩陣可以被用來定義戰略選擇和業務的最終范圍。圖示表明,客戶可以選擇市場需求、產品/技術、地理范圍等變量中的一種來界定服務市場。安索夫(Ansoff)定義的投資組合戰略的第二個要素是公司在每一服務市場上設法獲取的競爭優勢。第三個要素由可獲得的業務之間的協同作用構成,最后一個要素是可獲得的戰略靈活性程度。戰略靈活性可以通過兩種途徑獲得。第一種途徑是在公司外部,通過地理區域、服務需求和技術的多元化獲得,使得任何戰略業務單位的突然變化都不會對公司產生嚴重的影響。其次,戰略靈活性可以通過增大業務間資源和能力的可轉移性獲得。
安索夫矩陣的核心步驟
產品市場多元化矩陣可以幫助企業科學地選擇戰略模式,但在使用該工具的時候,必須掌握其核心步驟:
首先考慮在現有市場上,現有的產品是否還能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市場滲透戰略);
考慮是否能為其現有產品開發一些新市場(市場開發戰略);
考慮是否能為其現有市場發展若干有潛在利益的新產品(產品開發戰略);
考慮是否能夠利用自己在產品、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根據物資流動方向,采用使企業不斷向縱深發展的一體化戰略。
安索夫(Ansoff)的產品/市場方格理論,盡管已經問世很多年,但它指導企業成長與戰略發展方面的價值仍然是很明顯的。Derek F. Abell提出了Three Dimensional Business Definition(三維商業定義),較之Ansoff矩陣更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