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一段《CMO-首席物料官》-作者:程曉華-17】 整個生產控制流程的改進持續了大約三四個月的時間,總算是讓大家有些習慣了。還好,沒有因為這個改變而影響出貨。這其中一個最基本的經驗就是,對付那些只知道埋頭生產的“農民”,最好的辦法就是天天review他們的產出 – 我們定義的生產日是今天早晨8點到第二天的8點,所以,我的計劃員養成習慣,每天早晨8點01分,讓系統自動下載生產入庫數據,差一分也不行!達不到產出的,下午開會就得挨罵!你不來開會,我就打你電話罵你!
接下來做的一個比較大的改變就是masterdata (主數據)的設置。
在BAAN這個系統里面,所有的內部處理時間(internal process cycle time)都被歸類到所謂的safetydays (安全天數)這個主數據里面。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很愚蠢的做法,怪不得人家說BAAN是Buy Another Application Notice(購買另外一種應用軟件的通知) 呢!蠢到這種程度!因為這從根本上混淆了幾個概念:
- Safety days 安全天數,很容易被誤解為設置“安全庫存”
- 安全庫存不是緩沖庫存,但實際上在BAAN里面,這個主數據起到的作用卻是為設置“緩沖庫存”而設;
- Internal process cycle time,內部處理時間,如GR(收貨)、IQC(進貨檢驗)、Storing(儲存)、GI(發貨)等等,本來就不可能衡量、設置的很準確,再考慮到不同物料的delivery term (交貨條款)不同,交貨地點不一樣,這個所謂的內部處理時間就更變得模糊不清。而把它跟所謂的緩沖庫存混為一談,很明顯是個誤導。
正是由于客觀上存在的以上ERP本身的邏輯問題,再加上那些似懂非懂的ERP實施、應用,我接手的BAAN系統里面,垃圾到處都是。尤其是這個safety days, 當時數據顯示,大多為4天,有的則是多于4天,問大家為什么,幾乎沒有人說的清楚。普遍的解釋是,從香港集貨后,貨物乘船到我們公司所在的港口,一般是兩天,然后再加上兩天的真正的內部處理時間如收貨、IQC等等,于是就設了4天。
我無話可說。
改吧!
DDUSelex 工廠交貨的統統改為 A: 2天,B:3天,C:7天
DDUSelex H.K. Hub 交貨的統統改為 A: 4天,B:5天,C:9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