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一段《CMO-首席物料官》-作者:程曉華-16】 因為W/O是后補的,所以back flush可能就做的不及時,甚至是忘記了做。問題是如果你沒有做backflush,按照MRP正常的邏輯來講,你應該做不了GR-goodsreceiving(入庫)啊,更不用說出庫了。但實際情況是,即使不做 back flush, 他們也一樣入庫,而且是通過系統(tǒng)入庫!到現(xiàn)在我也沒有搞明白,這到底是BAAN的問題還是我們實施的問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一做back flush,成品或者半成品會“自動入庫”!也就是說,你從WIP(work in process )做了1000個成品的回沖,你實物還沒有收到倉庫,你的成品倉庫存就“被增加”了1000個的庫存!這簡直就是神了!也可能是我無知,但不管怎么說,我聞所未聞!這不是典型的物流與信息流人為地分開了嗎?這可是犯了大忌啊!當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之后,我立即把我的物流經(jīng)理、計劃經(jīng)理喊到我辦公室,我說:
第一:我們的成品倉、半成品倉一定會有差異;
第二:這些倉庫里面一定有實物入了庫,而系統(tǒng)沒有入庫的庫存,反之也可能存在;
第三:針對倉庫與WIP之間,同樣的問題就是,有些庫存做了back flush而沒有入庫,而入庫了的可能還沒有做back flush,反之也可能存在。
最后,我說,我們成品倉、半成品倉管理的一踏糊涂!
改吧!
阻力隨之而來。
我們自己的PP(Production planner生產(chǎn)計劃員)說,老板,有必要這樣嗎?我們都這樣做了很多年了,也沒出啥事???而且這樣做會增加我們的工作量啊,PP既要看客戶需求,還要看產(chǎn)能、產(chǎn)出,還要看物料的齊套率,甚至是alternativeparts(可選件),這多麻煩?。?/p>
我說,你做生產(chǎn)計劃的,不開W/O,生產(chǎn)部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還要你們這些PP干嗎呀?
生產(chǎn)部說,這樣做很明顯沒有必要嘛,這每天要多少次back flush???不做back flush還不讓入庫!耽誤了出貨給客戶,誰負責???
我說,back flush 必須時時做,至少是每批貨入庫之前,必須把back flush 做完,否則就是入不了庫。耽誤了發(fā)貨當然是你負責!你做生產(chǎn)的,沒有完成入庫的所有手續(xù),你不負責誰負責?
他們說,我們實物已經(jīng)做出來了啊,你就是不讓入庫啊!
我說,實物做出來了,僅僅是完成了你的工作的一半,所謂入庫,不僅僅是實物入庫,或者說,實物入庫僅僅是個表現(xiàn)形式,更重要的是你還要完成邏輯入庫,否則你就是沒有完成你的工作。
我們這么做了很多年了,也沒出過事,就你事兒多!他們對我很不滿意。
我對他們更不滿意,但沒有辦法,我是所有物料管理流程的責任人(materials management process owner),我怎么說的,您就必須得怎么做!我說我其實這是在幫助你們,你想想,連ERP系統(tǒng)最起碼常識都不懂的“生產(chǎn)經(jīng)理”,離開了Selex,你怎么可能吃得上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