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這些與激勵有什么關系呢?人們會設法參與那些有助于滿足他們需求的活動。他們很可能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過程,因為工作會自然而然地滿足這些需求。但是,激勵機制越符合我們想要激勵的人的需求層次,他們就會越快樂。
工作確實能滿足人的基本需求,提供給他們一筆收入,能夠解決他們家人衣食住行的問題。員工餐廳、員工宿舍也能滿足一部分這方面的需求。人們在工作中形成了一個工作團體;而且在工作可以獲得晉升、名譽、漲薪、甚至一輛公司配車,人們可以憑此贏得他人的尊重。工作中常規激勵因素,各種形式的獎勵,以不同方式滿足了人們的生存需求、歸屬的需求,甚至是兩種尊重需求中較低層次的部分。
回顧歷史就會發現,幾十年前,人們更重視穩定的住房、工友聯誼會和運動俱樂部,而較少關注職位升遷和名譽。換句話說,當今社會都在尋求金字塔中更高層級需求的滿足。獎勵機制開始反映需求層次的變化。
現代社會中大部分人正在轉向“自信”需求層次。傳統的經營與管理方法在這方面顯得捉襟見肘。事實上,管理者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控制欲使他們的管理對象很難建立自信。
時有發生的經濟不景氣、裁員、工作不穩定、加薪幅度小和房價下降,都導致大批工人重新回到金字塔底部。這時,這一需求層次的人就會變多。更糟的事,許多企業不再輕易提供能獲得他人尊重的東西,如升遷與汽車。那么企業該如何激勵員工呢?它們需要一如既往地滿足員工的基本需求,同時做出必要的改革以便滿足員工新的更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