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患關系,看有效溝通中的理解 -何岸老師
最近給醫院做有效溝通培訓,遇到醫生們對醫患溝通,有很多的苦衷,醫生們反映:患者有時不聽醫生建議,不相信醫生的處方,甚至執意要開自己想開的藥,患者有時無理取鬧,患者有時有很大的情緒,等等……面對這些問題,聯系到我的有效溝通課程的“理解”,這個話題,我談如下看法。
1. 理解醫生:
1) 中國人口眾多,整體體現出醫生少,患者多,有時一位醫生一天要看200-300個患者,醫生的工作量大,導致醫生很難給每個患者足夠的時間咨詢,也難以保證一天保持很好的耐心。
2) 中國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暫時還不是特別高,有些患者文化低,甚至不識字,聽不懂醫生講什么,有些簡單的問題,會反復問醫生,有個別人還不愿意按照醫院規定的流程辦理各種手續,這也有時讓醫生缺乏耐心。
2. 理解患者:
1) 中國的醫患關系似乎比較緊張,患者不是太信任醫生,面對這種現象,作為醫生要思考的是,患者為什么不信任我們?思考一下,“不信任”的來源是什么?或者,舉個例子說,我們現在相信不相信紅十字會?5年前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們為什么相信它,為什么把錢捐給紅十字會,而這次蘆山地震我們卻無人去紅十字會捐款,是什么讓我們老百姓對紅十字會從信任到不信任?一定是這其中發生了什么,是“郭美美事件“讓我們對紅十字會失去了信任。再舉例,我們國人20年前不相信國產電器,但是現在我們老百姓家隨處可見國產的海爾、TCL等國貨,這又為什么從不相信國貨到信任國貨呢?也是這其中發生了一些什么,是中國的制造業也崛起,國貨品質的提升。所以,信任被破壞是有些原因的,信任重建,也需要做些什么。這可能是我們所有醫生面臨的一個問題。需要我們所有的醫生采取具體行動,重建信任。
2) 患者本身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容易帶著一些情緒來到醫院,又由于排號、等待等事情讓人更加焦慮,甚至有些患者是借錢來看病的,著實很不容易,所以,我們也對患者多一份理解吧。
3) 我們患者對于醫學是外行,我們對有些專業名詞不一定很懂,我們希望得到耐心,通俗易懂的解釋。
關于醫患關系,還有很多要談,今天僅僅從理解醫生,理解患者的角度先談這些,因為何岸個人認為,理解,是建立和諧溝通,有效溝通的開始。真想與醫生、與患者共同大喊醫生“理解萬歲!”我們的溝通從理解開始吧!
何岸老師: 中層管理培訓、中層領導力、中層執行力、有效溝通、團隊建設、心態與素質提升培訓專家
轉載請注明“本文原創來源于何岸個人網站: https://www.qiyemtp.com/ ”
“版權所有,違者必究,嚴禁抄襲/偽原創/加上自已網址。”
本文固定鏈接: https://www.qiyemtp.com/goutong/05-645.html | 何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