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簡稱《素問》,是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素問》與《靈樞》同為《黃帝內經》之組成部分。《黃帝內經》是中醫現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醫學著作,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和奠基之作。
《素問》以人與自然統一觀、陰陽學說、五行說、臟腑經絡學為主線,論述攝生、臟腑、經絡、病因、病機、治則、藥物以及養生防病等各方面的關系,集醫理、醫論、醫方于一體。
上古天真論
人來源于自然,不管人類文明如何發展,人類終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必須得要遵循自然界陰陽四時的規律。自然界的變化,會通過溫度、濕度、陽光等等各方面影響到人體,所以養生就要順應自然界的陰陽消長、四時的生長收藏變化規律。
四氣調神大論
人的脈象表現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樣是由于人體氣血對春夏秋冬不同氣候變化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以此達到與外環境的協調統一。如果人們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之道,就有可能產生病變。就是一日之內、日夜之間,人體也會隨天陽之氣的盛衰而相應變化。如果違反了客觀規律,也會受到損害。
靈蘭秘典論
一、以當時政府官職作比喻,論述了人體六臟六腑的功能特點,說明人體內臟機能既分工又合作的相互關系。
二、指出心主神明和在十二臟中的主宰地位,強調“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的重要作用。
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