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與養生 中醫理論來源于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在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來源于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因此,中醫學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臟象、經絡、運氣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子時——晚11點鐘到凌晨1點鐘
▄丑時——1點鐘至3點鐘
▄寅時——3點鐘至5點鐘
▄卯辰——5點鐘至7點鐘
▄辰時——7點鐘至9點鐘
▄巳時——9點鐘至11點鐘
▄午時——11點鐘至下午1點鐘
▄未時——下午1點鐘至3點鐘
▄申時——下午3點鐘至5點鐘
▄酉時——下午5點鐘至7點鐘
▄戌時——下午7點鐘至晚9點鐘
▄亥時——晚9點鐘至11點鐘
季老師十二時晨養生重要是改變以往人們飲食錯誤觀和習慣,根據黃帝內經結合營養學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從兒童到老人家都適養生新觀念,達到養生健康的目的,為人類走出健康之路給予指導。
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