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我
我們首先來看這個‘孝’字,一個兒子將老子背在背上,有養老送終和入土為安之意。可見孝字就是中國人傳承下來的一種重要的倫理關系。孝字可引申出無數種含義:忠誠、感恩、知恩圖報、有情有義、家庭和諧等。
中國人歷來重視家庭文化。而孝字就是維系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重要的紐結,父母子女之間因此構成了一個最基本的家庭結構,而社會和國家又是由無數個這樣的家庭組成的。所以,在一個國家,往往通過一個家庭的倫理結構,便可知道這個國家的倫理文化的質地。如果整個國家都普遍認同并遵守一種倫理文化,那么這種文化,就是整個國家的文化根脈。在中國,一部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孝經》,經歷了世事滄桑,風云變幻,卻依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這足以證明中國文化中孝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1980年出生的董齊,自小在新疆長大,在南京上大學時學的是園林設計專業,畢業之后去杭州和上海分別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他對自己單純做設計的前景并不是看好,而與他合作的客戶和同行都說他在介紹項目時給人感覺很好,意思是說他在與人溝通方面的能力很強。受到這一啟發的董齊于是辭去設計工作,開始做起了最有挑戰性的一線銷售。因為工作業績出色,他又被上司提拔,開始做管理工作,并在27歲時通過了中國職業經理人的考核。在培訓其間,他和授課的講師反復進行了深入切磋,講師認為他很有做培訓講師的潛質,就建議他開始嘗試授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