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體系的合理有效規劃不僅涉及到每位員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對于企業能否高效運行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國有企業因為體制和歷史遺留問題,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打補丁,即薪酬體系缺乏現代企業經營理念與組織目標的指導。企業的薪酬體系設計應當是在企業的薪酬戰略指導下進行的,而企業的薪酬戰略又應當是圍繞企業經營戰略制訂的。然而國有企業大多仍然背負沉重的包袱,薪酬確定缺乏理性的戰略思考,薪酬體系面對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只是“拆東墻補西墻”,缺乏系統性調整。
其次是大鍋飯,工資拉不開差距,導致嚴重的平均主義。薪酬分配中沒有合理拉開差距,干多干少、干好干壞,在分配上得不到應有的體現。薪酬支付考核方法簡單,缺乏科學的付酬計量。而作為薪酬重要組成部分的業績獎金與員工個人的實際工作績效的脫鉤,又使得薪酬制度的激勵功能缺失,業績獎金只是被員工當作是基本工資收入的附加,成為了表面文章。
再次是官本位,即以行政級別定薪酬,挫傷員工積極性。目前較多國有企業仍然采用行政級別來定薪,缺乏薪酬調整機制,管理手段單一死板。在這種制度下員工要想多拿工資只有靠“熬”級別,或者通過走關系、溜須拍馬來獲得級別提升、收入增加。薪酬等級的確定主要考慮行政級別的做法,實質上忽略和抹煞了承擔不同工作職責鬧不同崗位的實際價值差異,助長了官本位思想,挫傷了高知識、高能力擁有者的積極性。
還有就是死標準,致使薪酬競爭力不足。一方面由于缺乏動態有效的總額控制機制,缺乏與市場的對標關聯,使國有企業的整體工資水平較低另一方面薪酬各項目的決定因素和支出標準缺乏合理性,又使薪酬水平無法滿足行業競爭的要求。比如:一些國有企業制訂福利政策時,往往“一刀切”、“大一統”,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另外,從內在薪酬激勵來看,在工作的技術多樣性和自主權、發展空間和個人價值的提升和體現等方面,國有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從而相應的影響到員工的心態,降低了員工的滿意度。
國有企業薪酬制度存在的以上種種問題,勢必造成激勵力度的弱化,影響員工的滿意度和對企業的忠誠度,這些都非常不利于企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說明:
1、紅色管理專家孫軍正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創立九十多年以來的成功實踐經驗,以科學發展觀系統地將中國共產黨在治黨、治軍、治國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論進行全面的歸納和提煉,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紅色管理學理論體系。
2、歡迎各地培訓機構長期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紅色管理系列課程,讓我們攜手推動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全面提升組織核心競爭力。
3、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