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的時候,為統一領導和指揮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和華東、中原軍區部隊作戰,中央軍委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黨的總前委,以鄧小平為書記,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為常委,并責成中原、華東、華北三大解放區全力組織支援。
軍委明確指出:“情況緊急時機,一切由劉、陳、鄧臨機處置,不要請示。”在黨中央的高度信任下,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的全體將士情緒高漲、信心百倍、全力以赴地進行戰斗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韓信先是投奔項羽,后又投奔劉邦。開始,劉邦只讓他當個一個掌管糧草的官,也未予以重任。韓信感覺懷才不遇,就想脫離劉邦。
漢相蕭何卻發現韓信是一個將才,便向劉邦舉薦了韓信,并說:“要拜韓信為大將,就必須選擇吉日良辰,沐浴更衣,戒葷戒酒,先表現出誠意。然后召集文武大臣,舉行隆重儀式,您親自登臺授印才好。”于是,劉邦登壇拜韓信為大將軍,還當眾頒令:“全軍將士今后全部由大將軍節制。有藐視大將軍者、違令不從者,大將軍可先斬后奏!”
登壇拜將之后,韓信在劉邦那里有職有權而且還很有威信。為了報答知遇之恩,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為劉邦打下了400年漢室江山之基礎。
管理者使用人才時,想要充分發揮人才的能量,就得讓人才有職有權。劉邦拜將,其實就是給予韓信職權:職——大將軍,權——全軍由他節制。
有職有權實質上就是授權——上級讓下級在一定時間內代為自己行使某一方面的權力。任何企業管理者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通過對中層干部的充分授權,才能帶出隊伍,管理好團隊。
廣東順德偉雄集團的老板林偉雄只有小學文化,他的公司卻是一個擁有五大知名品牌、十余家分公司的民營企業集團。公司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原因之一就是林偉雄敢于授權。他自己任董事長,妻子任總經理,只抓大的決策,公司的日常工作由副總經理簽字決策。授權不僅讓中層干部的積極性得到提高,而且還真正負起責任來了,公司運轉得非常高效。
因為能夠授權,一大批博士、碩士、工程師甚至法國專家都紛紛投靠林偉雄。得人才者得天下,偉雄集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騰飛起來了。
授權不是權力的喪失,而是權力的分配與轉移,是科學地運用權力。毛澤東就倡導“大權獨攬,小權分散”的領導方法,因為這樣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來把握方向、抓住中心,做好全局工作。
“臨機處置,不要請示”就是授權。授權是一種必要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靈活運用權力。領導者能力再強也有不足之處、精力再好也不可能事必躬親,通過授權,既可以通過使用中層干部的智慧來彌補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又能夠大大節約自己的時間。比爾·蓋茨很早就把大權交給了史蒂夫·鮑爾默,讓其擔任CEO,自己做“首席架構師”,充分發揮自己對技術趨勢很敏感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