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爆發不久,陜甘寧邊區發生了一件轟動一時的惡性案件??谷哲娬髮W第六隊隊長黃克功為了逼婚,殺害了年僅16歲陜北公學的女學生劉茜。
黃克功少年參加紅軍,經歷過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負過傷,流過血,還曾經在帶領一個營消滅了敵人一個團。為此,很多人動了側隱之心,認為黃克功既是功臣,又是戰將,應該讓他戴罪殺敵,將功贖罪。
毛澤東在得到消息后,久久沒有說一句話,他一邊抽煙,一邊踱步,足足有三個小時……然后,他給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此案的審判長雷經天寫了一封信,表示必須處死黃克功,并要求在宣讀判決時宣讀這封信。
毛澤東在信中寫道:“正因為黃克功不同于一個普通人,正因為他是一個多年的共產黨員,是一個多年的紅軍,所以不能不這樣辦。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黨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磺泄伯a黨員,一切紅軍指戰員,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黃克功前車之戒?!?/span>”
要將從井岡山就跟隨自己干革命的紅小鬼送上斷頭臺,毛澤東當然心痛。因此,寫完信后禁不住當眾淚流滿面。據說,毛主席當眾流淚只有兩次,另一次是自己的兒子犧牲在朝鮮戰場上。
無獨有偶,在此事之前,國民黨也發生了張靈甫槍殺妻子的事件。但因為張靈甫在蔣介石嫡系胡宗南部下任團長,因此,即使面對極大的民憤,蔣介石也沒有處置張靈甫,等風頭平息之后,仍然讓他當團長。
同樣是一員猛將,同樣是犯了殺人之罪,但黃克功與張靈甫的命運卻迥然不同,由此反映了解放軍與國民黨在帶兵水平上的差距,也是解放軍戰勝國民黨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