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經說,滿足了群眾的需要,我們就真正成了群眾生活的組織者,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的周圍。1949年3月,毛澤東把進北京當成“趕考”。他曾說,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同時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脫離了群眾,群眾不再擁護和支持我們,我們就會失敗。
科龍電器公司一直是一個不錯的企業,信仰“實業報國”的簡單理念,經營業績也一直很好,但自從被格林柯爾收購后,科龍便開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因為格林柯爾的主人顧雛軍絲毫沒有真正關心企業的發展,更不會關心企業能給群眾帶來什么利益。顧雛軍有的只是蠶吞國有資產和中小股民利益的貪婪本性,只想巧奪、騙取企業的利益,因此才導致科龍陷入了艱難的境地。
與之相反的是海爾人,他們一切為用戶著想,快速排除用戶的煩惱,對用戶保持零距離服務,服務理念就是“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工作標準”。
海爾生產的第一代冰箱是“琴島·利渤海爾”,上市后,不少客戶反映有質量問題。原來問題出在說明書上。電冰箱的生產技術是從德國引進的,隨機銷售的產品使用說明書也是直接翻譯德國廠家的。因為德國人基本不存在不會使用冰箱的問題,所以,說明書的編寫非常簡單。而中國的客戶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使用冰箱,從說明書上根本看不懂應該如何使用。
是抱怨客戶素質差,還是基于客戶的情況重新設計說明書?張瑞敏發動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售后服務人員進行深入討論,大家對“客戶永遠是對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于是,他們挑選了最優秀的技術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編寫出初中文化以上程度的使用客戶一看就懂的產品說明書,深受客戶的好評。
1998年,一個西安的用戶到北京出差,在商場,他與海爾新一代超薄滾筒機“小麗人”“一見鐘情”,回到西安后就準備購買。但因貨源緊張等種種原因,“小麗人”在西北地區還未曾上市。當海爾知道此事后,總部表示“絕不能讓用戶失望”,于是,海爾將一臺“小麗人”從青島千里迢迢地運往西安。用戶被感動了,他絕沒有想到,海爾會為他一個平民百姓專程送洗衣機。
在海爾的售后服務中心,有著這樣一條規定:到用戶家去服務,不能喝用戶家的水。不管再熱的天,海爾的維修工人都是自帶礦泉水。對于這樣的規定,不少用戶都覺得不近人情,認為喝點兒水算什么?這是人之常情嘛。但是海爾對這條制度始終堅持不改變。
1998年,海爾在全國建立了電話服務中心,開通了“800”免費服務電話,不管冰箱、彩電、洗衣機、熱水器等出什么問題,海爾的態度就是:“只要你打一個電話,剩下的事由我們來做。”用戶在享受到海爾的上門安裝服務和上門維修服務后,還會收到一個電話,詢問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情況。如果有人在用戶家吃了飯甚至喝了水,那么他的這份工作也就丟了。
要知道,海爾在轉產電冰箱時,在規模、品牌等方面都是處于絕對劣勢的。海爾靠什么在嚴峻的市場上殺出了一條血路?表面上看來是靠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歸根到底,靠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企業態度。這種態度為海爾贏得民心,也因此贏得了市場。
企業與廣大的人民群眾的關系,其實是一種魚與水的關系,企業是魚,人民群眾是水,魚是一時一刻也離不開水的。企業只有得到群眾的認可與支持,才有生存與發展的可能。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像解放軍那樣時刻為人民著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舍此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