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累得要死,才掙這么點工資?”這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抱怨,我敢打賭,這句話你肯定說過。因為,我剛剛看到人民網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96.5%的人對自己的工資不滿。這個數字讓我感到震驚,進而引發了我的思考。
我們都知道,每年的5月份是畢業生找工作的高峰期。我發現每年的這個時候,只有一部分學生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但是大部分人仍然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學生在選擇工作時只看重企業所能提供的工資待遇,他們急于向企業詢問:“你能給我多少錢?”——而這恰恰是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最為反感的問題。
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說,多年的寒窗苦讀,家長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心血,畢業了,終于到了可以實現自身價值的時候,畢業生急于尋找一份滿意的工作來回報父母這些年的養育之恩。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有一個問題你應該認真想一想:你的工資何來?
作為一個老板,我經常也會遇到應聘者問我:“你能給我多少工資?”,我往往會反問對方:“你能給公司創造多少價值?”你會發現,很多人根本回答不上這個問題,不是因為他們反應遲鈍,而是他們壓根兒就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不光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很多工作多年的老員工也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很多人認為,上班拿工資,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墒悄阆脒^嗎,你的工資從哪里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卻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真正領會其內涵的。我經常跟一些學員說:“工作其實不是找出來的,而是靠你一點一點干出來的。你的工資不是企業‘發’的,也不是領導恩賜的,而是需要你靠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掙’出來的。”
工資何來?我認為有兩個重要的來源:
你的工資從企業的利潤中來。一個企業,生存的唯一理由就是創造利潤,有利可圖是一個企業運營的意義和目的。對于在企業工作中的員工來說,勞動是謀生的手段,只有通過勞動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有贏利,員工才能獲取報酬,才能有穩定的生活保障。誰為企業賺得多,誰的工資就領得多。如果你不能為企業賺錢,只有被裁員或減薪。
你的工資從工作績效中來。在當今社會,企業要想獲得很好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創造價值,而企業價值的獲和靠的就是員工業績。通常來說,一個成功老板的背后必定有一群能力卓越、業績突出的員工。老板心中分數很高的職員,也一定是那些業績斐然的員工。當然,他們將獲得豐厚的獎賞,而業績差的員工則隨時會被老板解雇。高績效是好員工的顯著標志,沒有績效,再聰明的員工也會淘汰。
所以,當你抱怨自己的工資低之前,你應該問問自己:你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利潤?你的所作所為真的對得起自己的工資嗎?我們知道古代的時候,窮人的孩子為了學一門手藝常常是拜師學藝多年而不可能拿到一分錢的工資,但是他們從來不會抱怨,在他們看來能有這么好的機會學到技能和知識是很難得的??墒乾F在的年輕人在學本事的同時還可以拿工資,你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當你伸手向企業、領導要這要那的時候,你應該認真審視過自己:你為企業付出了什么?你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的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了嗎?如果沒有,那就沒有資格埋怨別人,要怪只能責怪自己。你應該摒棄抱怨,積極進取,努力培養主人翁意識,熱愛你所在的企業,熱愛你所從事的工作,盡你最大的努力,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為企業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