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生投到一位音樂大師的門下學習鋼琴。這位大師曾經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他的演奏很受歡迎,學生感到十分幸運,下決心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學習,一定要練出成績來。
第一堂課,學生坐到鋼琴前的時候,發現面前攤開的是一份全新的樂譜,那是一個超高難度的樂譜,對于學生的音樂程度來說,那個樂譜實在是太難了。但是大師要求他彈彈看。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彈了。不出所料,學生彈得磕磕絆絆、錯誤百出,一點都不流暢。大師只是輕輕地說:“你的手法還不夠嫻熟,去練習練習吧。”
一周后,他已經練得有模有樣了,可是第二周的那堂課,大師并沒有驗收那份樂譜,而是給了他一份更高難度的樂譜說彈彈看。學生不得不硬著頭皮挑戰那份更難的樂譜。
就這樣,第三周的時候,他再次拿到了更難的樂譜。學生一次又一次打起精神挑戰著更高的難度,可是,他心里覺得十分不安,他沮喪極了,每一堂課、每一份新樂譜對他來說,都像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覺得自己拼盡了全力,可是依然跟不上老師的進度,他長時間的練習卻換不來一份駕輕就熟的感覺,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天分。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自己怎么可能輕松熟練地彈出優美的曲子呢?學生心里開始疑惑。
于是,在一堂課上,他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對大師說他一直覺得自己跟不上進度,總是面臨著高難度的新樂譜讓他覺得遭受著莫大的折磨。
大師沒有回答,而是拿出了第一堂課的樂譜放到了鋼琴前。學生疑惑地彈奏起來。他驚訝地發現,他不但手法十分嫻熟,而且把曲子的內涵表現得十分到位,簡直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大師又拿出第二周的樂譜,學生再次彈起來,表現依舊良好。這時候,學生望著大師說不出話來。
“如果你總是彈奏你最擅長的部分,你總是覺得駕輕就熟,那么現在你可能還在練習最簡單的樂譜,怎么可能得到提高呢?”大師輕聲說道。
一個人面對的挑戰越高,他的情緒才能越發地被調動起來,潛能就發揮得越好。挑戰比實際能力高一些,才會有激勵的效果,才能為你發揮潛力留下足夠的空間。這樣的高難度挑戰也許最后不能實現,但是,即便如此,結果也比小挑戰時要好得多。否則,滿足于低目標,害怕挑戰,只會讓人裹足不前。
所以,優秀的團隊成員,應該勇敢地向卓越工作挑戰,而不要向現實妥協,降低自己的追求。跨越一些小小的挑戰,絲毫不能夠激起自己的激情,也談不上任何的超越,更別奢望通過它來挖掘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能夠最大限度激發自己潛能的,是在遠大的目標下所取得的進步,而不是每次壓迫式地增加一星半點的指標和任務。
這種永不自滿,永遠向更富挑戰性的工作進發的思想,如果能夠植于每一位團隊成員心中,就能促使我們不斷地學習、改進,并最終成為一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