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解決中國高速增長的石油需求與供給之間矛盾的最有效辦法,是真正實現產業轉型、節能減排、實現PM2.5達標的迫切需要。新鄉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傾力發展電池及電動車產業,搶占行業制高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取得了初步成效。
選什么技術路線,采用哪種商業模式,是產業發展兩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取向。市場化是產業化的前提,商業模式是市場和產業之間的橋梁。新鄉市創新電動車商業模式,采用換電式電動車,有效破解了采用傳統理念生產的直充式電動乘用車鋰離子電池價格昂貴、一次充電續航里程短、循環壽命不理想、充電時間長、免維護性差等問題。
商業模式創新,直接帶來了電動車制造路線的變革。新鄉市按照系統工程理念,圍繞電池、電動車、充換電設施三大要素,全力推進產業技術集成創新。經過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從電動車、換電站,到電池材料、動力電池系統等一系列專利和技術訣竅支撐的全產業鏈技術。
實踐證明,“車電分離,換電運營”的模式可以在用戶減少購車支出的同時,實現商業盈利,是建立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揚長避短,以市場化為目標的創新商業模式,具有“可復制、可放大、可持續”的特點,使電動車產業化具有現實性和可能性。新鄉在換電式電動出租車商業模式方面的實踐,得到了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等領導和專家的肯定。今年新鄉將探索在公務、出租、租賃用車方面推廣換電式電動乘用車,力爭銷售推廣5000輛至10000輛,并計劃在大眾消費領域推廣電動乘用車。新鄉正加快實施總投資178億元的64個項目,爭取通過3年到5年,構建包括電池、動力總成、整車生產等在內的電動車產業鏈,打造千億元產業基地。
通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純電動車是發展方向,電動車產業發展重點在技術集成,核心在電池,關鍵在電池材料,途徑在商業模式,瓶頸在機制,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在創新。就電動車產業而言,涉及車的制造路線、電池制造技術、標準化建設、能源補給網絡建設、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城市規劃、車輛準入標準修改等一系列問題,僅靠企業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由政府牽頭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