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同志在搞改革開放的時候講到“改革開放沒有現成的經驗,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那摸著石頭過河是隨意的嗎,是漫無邊界的嗎?是沒有結果的嗎?從78年三中全會開始到現在中國的經濟形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證明了摸著石頭過河不是隨意的,不是漫無邊際,也不是沒有結果,只是需要不斷探索,不斷總結。
摸著石頭過河是戰略的話,那摸著石頭過河的定位是什么?是國家富強,人民富起來。為此經歷了改革開放系列政策(大包干、允許私人辦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很多不盡人心的地方,比如假冒偽劣產品,黃賭毒的冒頭,然而我們看主流,人民生活得到了顯著地提高、改善了,國家在國際上增加了話語權,說話愈來愈有份量了。
在企業的進展轉型中,也少不了的摸著石頭過河,這種過河包括 工具的更新,流程的更新,機制的更新,主打產品的審時度勢,但是沒有這樣的與時俱進,我們的企業就會很快被時代所淘汰。
那創新中的摸著石頭過河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一:目標非常清晰,我們通過創新要到哪里去我們的決策人一定要清晰。
二:不斷總結反思,在前進中,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好的繼續走,不好的去掉,同時給予反思“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三:要有大浪淘沙的思想境界,經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對岸的目標一定是未來的取向。
四:摸著石頭過河一定有很多地方的犧牲和舍棄,但是相對于未來的事業,小的舍棄都是值得的。
總之: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途中,我們的掌舵人要定位清晰,目標一致,及時分解任務,而且分享具體方法,現在的探索一定會給未來開掘出一條大道。從古至今所有的陽光大道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只有清晰的目標,堅持的態度。摸著石頭過河就一定能到達寬闊的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