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做績效》
績效考核結果收集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很多公司前期忙碌了一陣子,到最后真槍實彈統計分數的時候卻栽在數據的空白上,導致績效無法進行,面對此類情況,我們考核者要么隨機的定性給分、要么和被考核者協商出都接受的分數,嚴重影響了績效成績的真實性。筆者根據多個咨詢項目實操經歷,向朋友們分析原因,并給出解決方案。
原因一、績效考核結果提供者事先不知道該收集和提供什么信息
解決方法:我們梳理出每個職位的KPI指標,但每個指標的信息提供會涉及到公司的各個部門人員,比如財務類指標——銷售額、利潤、回款等均由財務部提供;培訓計劃完成率、核心員工流失個數等由人力資源部提供;但其它的一些指標,如生產部的生產計劃完成率由PMC部門提供,生產批次合格率由品質部提供,業務部的有效客戶投訴次數由市場部提供,所以某個職位的KPI信息提供者可能會涉及到公司的多個部門及職位,而相關人也需要提供多個KPI指標信息,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告知指標信息的提供者,讓他們知道本職位提供的信息,在平時工作就注意收集數據,設計好相應的表格來進行填寫。
一般而言,我們在考核表上都是羅列信息提供者的部門或職位,但筆者在實操案例中,發現更多時候直接把該職位變成具體人的名字,會更加直觀和有效,所以,在確定公司各層級的考核表后,我們需要從考核表中提煉另外一張表——《* 月份KPI考核數據輸出明細表》,在這個表里,我們總結了三個部門,1是信息提供者,具體到個人,2是KPI考核指標,3是被考核人 ,即信息的接受者,如下表所示:
信息提 | 關鍵績效指標 | 信息接受者(被考核者) |
張三、李四、王五 | 各部門指標的合格率 | 劉六 |
張三 | 關鍵事項跟蹤的及時有效性 | 李四 |
王五 | 公司銷售額 | 馬七 |
王五 | 應收款回款率 | 馬七 |
王五 | 月銷售額 | 馬七 |
李四 | 新增新下單客戶數量 | 馬七 |
** | ***考核指標 | ** |
建議這樣清晰的列出信息提供者的名單,促使他們有更強的責任心提供相關的數據。
原因二、有些數據暫時無法提供
解決方法:不排除有這樣的可能性,我們梳理出來的KPI指標信息,但暫時無法提煉相應的結果信息,比如說品牌的知名度、客戶的滿意度等,此指標會涉及到詳細的運作流程,且工作量較大,或者是內部的采購成本降低率,之前從來沒有相應的數據收集和信息,導致考核結果無法統計,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需亞反思該KPI指標的實用性,暫時無法操作的,我們需要放棄或延緩考核,畢竟我們的考核指標需要遵循重點、可操作、平衡性等原則。
原因三、不知道具體的操作方法
解決方法: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提供考核結果的數據,大家也有意愿區做這件事情,但苦于缺乏操作經驗,不知如何入手,筆者提供一個非常實用的表格供朋友們參考:、可操作、平衡性等原則。
一般而言,我們在考核表上都是羅列信息提供者的部門或職位,但筆者在實操案例中,發現更多時候直接把該職位變成具體人的名字,會更加直觀和有效,所以,在確定公司各層級的考核表后,我們需要從考核表中提煉另外一張表——《* 月份KPI考核數據輸出明細表》,在這個表里,我們總結了三個部門,1是信息提供者,具體到個人,2是KPI考核指標,3是被考核人 ,即信息的接受者,如下表所示:
按照此表的要求進行操作,就非常清楚部門負責人、被考核人、信息提供者、審核人的責任,而且有大家的簽字確認,避免考核后的矛盾和分歧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