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發展企業國際化戰略優勢
孫毅
經濟學家
聯合國糧農組織培訓成員UNFAO
美國政府全球商務服務成員BSP
2015年11月7日,歷史性的兩岸領導人會面,為兩岸企業間經濟合作和“一帶一路”推進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未來預期。
近年,中國公司赴海外投資已經熱潮。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全球化發展,利用中國公司裝備技術和產能優勢,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由于世界經濟格局的新變化,出現了很多投資機遇和發展商機,中國企業正在利用全球市場資源,為尋求全球銷售、資源、人才、品牌和知識產權市場份額,實施國際化擴張戰略,以獲取最大價值。
雖然,美國、歐洲市場仍然是中國企業的主要選項,但臺灣市場資源、投資環境和法律保障,正在顯示獨到的優勢。
優勢一,兩岸關系穩定,文化趨同,臺灣市場行業資源豐富,經驗領先。
A臺灣與大陸語言文化相同,復制臺灣企業經營經驗,簡單方便。
B臺灣高科技、制造業等行業世界領先,在全球行業排位前3企業數量眾多,且近年不少臺灣企業有意出售。
優勢二,大陸企業赴臺發展,將是曲線發展歐美之捷徑,猶如二戰期間麥克阿瑟的蛙跳戰術。
A大陸企業赴臺投資或商務合作,在積累經驗的同時,將提高全球化戰略領導能力。
B大陸企業赴臺發展,可以實現企業曲線擴張全球市場的目的。因為,經驗已經證實,臺灣是大陸公司擴張歐美市場的最佳跳板。
優勢三,大陸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臺灣對外資實施的“臺北產業發展補貼獎勵計劃”。
01外國新公司注冊補貼計劃。
登記于臺北的本地或外國公司新公司,實收資本額8000萬元以上,登記之次日起1年內申請,可以獲得補貼。補貼項目包括:
A承租私有房地租金,最高補貼500萬新臺幣;
B房屋稅/地價稅,最高補貼5000萬元;
C融資利息,每一投資案最高補貼5000萬元;
D勞工薪資,每人每月最高一萬元,補貼不超一年,最高補貼500萬元;
E勞工訓練費用,最高補貼80萬元。
02境外品牌新創升級補貼計劃。
登記于臺北的本地及外國公司,新創品牌、既有品牌升級、再造品牌建立所需費用都可申請。
A一次為限,補貼總金額不超過計劃總經費的50%,最高補貼500萬元;
B申請日期,計劃執行前1日志前6個月內;
C計劃期限,不超過18個月。
03境外研發中心補貼計劃。
登記于臺北之公司和外國公司,從事技術研發或創新服務研發計劃所需費用,一次為限,總金額不超過計劃總經費50%,最高補貼新臺幣500萬元。
筆者建議,大陸公司走出去發展戰略,最好以全球化視野,充分利用海外不同文化、法律和資源優勢。因此,企業赴臺發展,將是實施全球化戰略的有效途徑。
字數:1070,時間: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