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變法的核心:讓一個國家事事有法可依,人人依法辦事,朝野便會自行運轉,就算出了一兩代平庸君王,只要秦國法度不改,國家照樣不會變形、糜爛。昌導法治,而非人治,法制無情,但公平,具有很強的約束力;而人治,崇尚情理,做到公平很有難度,約束力來源于被管理者的自覺性,無法復制模式。反觀我們的企業管理變革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一家企業也是一樣,需要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做事有依據,靠流程制度管事,不過份依賴人去管理,就算老板或者職業經理人不在企業,工廠照常運作,不會亂,這樣的企業才是合格的企業,才是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也是現代企業應該具有的能力之一。
商鞅變法之軌跡:第一階段打基礎,樹威信,走上正常發展壯大之路。第一步:走訪秦國的山山水水,通過商鞅得得所見所聞(調研階段);制定變法的總綱“強秦九論”其一變田論 ,其二賦稅論,其三農爵論 ,其四軍功論,其五郡縣論 ,其六連坐論,其七度量衡論,其八官制論,其九齊俗論(調研報告);第二步:確定執行的團隊,(組織架構的完善和人員的調整),要想變法成功,必須有一批竭誠擁戴變法的新銳骨干,居于樞要職位,只有他們充分的發揮作用變法才有可能成功。第三步:正式開始變法,首先頒布法令五道(制度文件的起草和發行),農耕獎勵法, 軍功授爵法,編民什伍連坐法,客棧盤查法,私斗治罪法(主要針對基層約束與激勵),猶如我們變革開始時的早會控制制度、出勤考評制度、提報獎勵制度、超產獎和晉升制度一樣;第四步:商鞅的“徒木立信”,通過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進行非常規激勵,放大效應,樹立政府權威,猶如我們在項目中的攻關動作,讓全公司的目光聚焦,通過正激勵,樹立項目組的威信。第五步:商鞅“處決私斗四百多人”和“太子觸法流放山野”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和公開,此階段最難,難在堅持,猶如我們變革三個月左右,變革進入深水區,有碰到企業方某些人的核心利益,需要“堅持、堅持再堅持”。變革10余年,絕大數人從中受惠,大家會自覺遵守國家頒布的任何法令,個個正思維,營造一個好的國家文化,國家開始慢慢走上國富民強的道路,我們的變革如出一轍,絕大多數員工,管理者處于一種正思維,有一種正的,濃的企業文化,這個企業就開始在行業中嶄露頭角。第二階段快速發展期,收復河西、遷都大典和棟梁拆,主要是國家的戰略思想的形成以及如何讓國家永續經營基業常青,猶如我們第二期要進一步細化第一階段的變革內容,完善企業運作所有的規章制度,同時規劃企業的戰略目標,做到解放老板,同時企業業績蒸蒸日上。
廣東同滿源企業管理研究所資深咨詢師
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