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風靡全球的社會責任運動,吸引了大多數跨國公司和各國大型企業的積極響應,眾多多邊組織、非政府組織、行業組織、媒體也躋身其中。然而這種運動的發展過多地關注企業的“軟競爭力”、業績報告與表彰等等以企業為導向的行為,而忽視了社會責任的真問題是關注勞工權利、環境保護、產品質量和商業倫理等等社會發展的長期難題。
這些難題,一般都集中在供應鏈末梢產業聚集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鏈條中,一邊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加工廠、分包商、農產品個體經營者,一邊是規模龐大、財力雄厚、品牌卓越的跨國企業巨頭。我們呼吁有能力、有實力的企業能夠幫助供應鏈末梢企業改善其勞工、環境等狀況。這正是供應鏈責任的要義之一。
盡管供應鏈管理主要著重于通過提高收入、降低成本或兩者兼顧來實現長期的增值,但是它的貢獻卻不只限于成本方面。在供應鏈/供應商中開展企業社會責任不僅能夠通過減少信譽風險來增加價值和收入,而且也能幫助企業來增加收入或者降低成本。
有效的采購和供應管理對企業的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及時地、連續地獲得合格的、適量的、價格適中的原材料、服務和設備對于任何企業的生存和成功都是必不可少。不過,供應鏈已經不再只是關于科技、庫存、配送中心或物流等話題。如今,“企業越來越關注日益凸現的社會和環境影響和流程標準,這些標準為企業監督、調節和報告整個供應鏈中的社會和環境活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指導。”這是企業社會責任本質上的一項重要功能,也是創建和維持高效的、透明的、道德供應鏈的催化劑。
關于供應鏈管理和企業社會責任的話題夠寫上幾卷書,但是所有這些可以歸結為一句非常簡單,卻非常恰當的話,即“你就是你所管理的公司”。這一句話歸納了所有的問題。當企業開始通過監督供應鏈中的合作伙伴的風險并從戰略上把企業社會責任融入供應鏈管理中時,它們的做法就已經超出了確保供應鏈效率,而成為維持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和經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