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在同一個大太陽底下,農夫和權貴的心理狀態可謂天壤之別。而對于夏天開車的車主來說,貼了車膜和不貼車膜的感受亦是截然不同:一個是灼熱難耐,另一個是清涼自在。1996年潘麗華就是在經歷了這樣的冰火兩重天體驗之后,一見鐘情地愛上了車膜這個當時在市面上不怎么為人知曉的產品。
潘麗華是威固(V-Kool)的中國總代理——海晏威固貿易公司(以下簡稱“威固”)的董事長,威固隔熱膜則是美國韶華科技生產的一款高科技產品。盡管貼膜業務是汽車后市場里一個不起眼的縫隙市場,這里卻盤踞著諸多強大的國內外品牌。“同樣是國外品牌,人家相信3M,只要看見這兩個字就相信了,這個是我們永遠達不到的,因為我們賣的是單一產品。而3M的產品太多了,它在中國有6000多種產品在銷售,我們就十幾個型號的膜在賣,你跟人家怎么抗衡?”潘麗華實話實說,“人家是規模效應,十八般武藝在身。而威固盡管擁有頂尖的智能光譜選擇技術,也只是在隔熱膜領域里比較有名氣而已。”
雖然競爭對手如此強大,但是在汽車后市場開拓和經營15年之后,威固在全國各地已經擁有750家經銷商,銷售額達到幾個億。如今,在車膜行業里如果能拿到威固的經銷權是一件相當榮耀的事情,能夠做威固經銷商的人都很牛氣、很自豪,有不少已經伴隨威固走過了10年。在很多二級城市,威固公司都是采用獨家制,其他的經銷商哪怕再有錢,哪怕求上門來預付100萬人民幣,威固公司都不會發貨。
威固贏得這么多忠誠經銷商的秘訣是什么? 潘麗華的心得主要有兩點:
第一是家文化。跨國大企業比較講究層級區別,做起事情來等級森嚴、循規蹈矩。但是在汽車后市場行業,不一定循規蹈矩就好,因為做這一行的多是私人老板,而中國人又特別重視“人情文化”。因此,潘麗華一直在努力編織威固與經銷商之間的家文化。如果說大企業是按照層級制和標準化實行渠道管理的話,潘麗華的做法就靈活多了。她每年要跑遍全國所有省份,每個月要出差20多天,到各地拜訪客戶,上到拜訪省級獨家代理商,下到拜訪最末端的汽車美容店;上到跟經銷商交流管理經驗,下到對經銷商的員工噓寒問暖,把人文關懷和市場公關結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細膩體貼。
威固對渠道的價格管控非常嚴苛,用市場部經理宋蕾的話說“近乎死板”。在威固只分代理商和經銷商兩級,只設定兩種價格。因此,由于竄貨導致價格紊亂的問題,在威固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竄貨根本沒有利潤空間。威固的每個產品都設有產品號碼,對應車主的質保卡,嚴格管控產品流通。除非配合大型市場活動或者由威固總代理特批,否則威固產品的價格是鐵打不動的。威固官方網站上對于每一款車型都有對應的報價,車主可以自行查詢。威固還聘請第三方進行監督,如果發現車主以不正常的價格購入威固產品,威固2-3倍返還。其實,這樣嚴格的價格體系也是家文化的一種體現,就是把所有經銷商都當作家人一樣公平對待,不讓任何一個家人吃虧。
再譬如,威固的銷售人員從不向經銷商壓貨,不僅如此,他們還千方百計地幫助經銷商消化庫存。威固的市場部有將近20個人,要做各種營銷方案,幫助經銷商把貨賣出去,包括與4S店談合作等。但奇怪的是,威固自己并不直接賣貨收錢,而是談好合作之后幫助經銷商出貨。這樣的做法也只有在重視長期利益的家人之間才可能做到,否則按一般公司的做法必定是顧著眼前利益,自己要賣貨收錢了。
潘麗華還要求銷售人員采取不定時工作制,24小時不關機,一旦經銷商有事,銷售人員一定要隨時響應。如此家人般的關心竟然堅持了16年!這就是真正把經銷商的事情當自己的事來做。
第二是提供管理培訓以及咨詢服務。在車膜這個行業里,威固的培訓部門非常強,相當于一個培訓公司,它除了提供最基礎的產品培訓和貼膜技術培訓,還延伸到銷售、管理、財務、人力資源以及工作心態的培訓,形成一個宏大的培訓和管理咨詢系統。
對此,潘麗華給出的理由是:對于渠道,我們不能只拼產品這一個優勢。盡管威固的產品曾用于美國軍工領域(美國隱形轟炸機的表面涂層技術),技術優勢遙遙領先,但是只拼產品優勢、只做產品買賣,威固就只是中間商。的確,如果說一開始威固是靠產品來打動經銷商,在經銷商選擇威固的理由中,產品占了30%,但是接下來70%的理由則在于培訓和咨詢服務。
早在2003年,威固就開始辦貼膜學校,培養了幾千個貼膜技師,可以說是貼膜行業的黃埔軍校。貼膜比賽一年搞30幾場,一年的培訓課不下60場。威固提供豐富的培訓項目,覆蓋產品知識、施工技藝、店面裝修陳列、產品銷售推廣等,連每月報表這樣的細節,威固都為經銷商設計好,便于經銷商操作。對于經銷商高級管理人員,威固則邀請公司內外部專家,開展7天的高級經理培訓,包括1到3階的銷售培訓、EMBA課程等。
威固不僅把提升經銷商的管理能力當作一件大事來抓,更有趣的是,潘麗華每年還有三到四次行業公開課,免費為同行培訓、分析行業趨勢、傳授管理經驗。威固的經銷商不無奇怪:潘總,你這樣不是在培養競爭對手嗎?潘麗華的回答是:自己成長,不如行業共同成長。
除了每年三四次行業公開課之外,威固為經銷商提供的管理培訓并非免費,培訓部所有的管理課程都是收費的。盡管如此,經銷商們都愿意自費參加威固舉辦的管理培訓課程,包括收費幾千元的威固年會。經銷商們踴躍參加的理由是“有價值”,“學到的方法用起來很靈光”。古人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這些課程,經銷商得到的不僅是“魚”,更重要的是改進了“漁”——捕魚的方法。到了這個階段,對于經銷商來說,威固的角色不僅僅是貼心的“家人”,而且是貼身的“管理顧問”。
如果此時我說威固其實是一家管理培訓公司,你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