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科學家斯蒂芬·霍金近日表示,他篤信人的大腦是可以不依附于人體而獨立存在的,而思維就像儲存在大腦中的一段程序,可以被復制,被提取。這種說法為人類肉體死亡后,思維的繼續生存提供了一種可能。】
以上是國慶期間看到的一則新聞,在微信公眾平臺【全腦思維】發出去后,有好多朋友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說OK,有的說扯淡... ...
既然這么多人關心大腦,那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結論:仍然是我不知道,但知道的一些周邊信息如下:
1. 霍金這段言論類似于著名的笛卡爾的二分說,也就是人分為思維的主體與肉身的客體,所以才有了名震江湖的“我思故我在”,也可以理解為世界萬物都是思維的意識流。笛卡爾的思想大致被劃分為哲學的唯心主義;關于唯心主義很難用對錯去區分(當然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所謂的無神論的思想,簡單的把唯心主義否定掉了),因為這種思想可以解釋靈魂、信仰、生命... ...很多目前沒有辦法實現科學求證的東西;
2. 霍金的這段言論是否可以理解為人就像一臺電腦,思維是軟件,軀體是硬件。軟件指使硬件,思維決定行為。但現代科學,已經有研究,有一些行為不需要經過大腦,比如嬰兒允奶,嘔吐,呼吸 ... ...
3. 從商業行為來看,谷歌也認為人的大腦信息是可以提取的,也就是可以復制人類大腦。逐層次地將大腦的學習方式移植到電腦或機器上,讓它具備大腦的理解與反應功能,逐步提升機器的人工智能水平。谷歌的這個觀點與霍金的觀點類似。
更新的消息是這樣,上周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發給了“上帝粒子”的發現者,直接摧毀了霍金的“上帝粒子”不存在的預言,霍金坦然承認認輸。而據說這個“上帝粒子”也間接的證明了唯物主義的存在。
一個大腦的話題往往最后會涉及心理學、哲學、醫學、邏輯學... ...這不,還能跟物理學扯上了聯系。誰有這知識邊際?我承認,我真沒有,遠遠沒有。和這知識邊際比,我所知道的,莫過于一抹浮云啊。
世界上的一個公認:大腦是最復雜的,沒有之一。
最后,提供一個信息:我在昆明一個企業培訓過,企業負責人說他們是全球最大的實驗用靈長目動物培育基地。我問他們的猴子主要賣給誰,對方說幾乎100%出口,主要是美國,荷蘭,瑞士這些國家。我說那國內的科研機構呢,他們說,國內很多科研機構和管理機構沒啥區別,主要是過來... ...嘿嘿,你懂的
在常規的思維,認為花時間,看以上一篇這樣的文章,最后的結論仍然是不知道,等于沒看。
其實,關于培訓,關于學習,我一直認為:
任何時候,獨立的思考、辨析、建構比標準答案重要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