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ASQ在西雅圖主辦的 質量改進國際會議期間,TQM之父費根堡姆通過現場采訪和網絡討論,又發表了一些質量高論。美洲銀行(北卡羅來納洲)的質量和生產力副經理、ASQ資深會員和六西格瑪黑帶庫比亞克先生,將費翁的高論整理發表在《質量進展》2005年11期上,題為“費根堡姆論質量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本文選擇其中3個要點予以介紹。
循環:以六西格瑪管理緣何而來為例
費根堡姆認為:“質量總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領域。ASQ的首任主席喬治•愛德華茲曾說過,AT&T公司鼓勵‘統計質量控制’發明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該公司具有創新、管理和支持的歷史背景。我在GE公司任高級主管時,就圍繞‘統計質量控制’和最終發展為‘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成本’的要素而建立起一個管理架構。”
“當六西格瑪的主要創始人比爾•史密斯在通用系統公司工作時,我們注意到:他在把‘統計質量控制’轉變為人們在銀行業和企業內部運營中使用的方法。后來當史密斯到摩托羅拉公司,在鮑伯•加爾文領導下工作時,他又把‘統計質量控制’轉變為今天的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因此說,質量總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領域。重點總是在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趨勢:關注價值提高
在回答庫比亞克關于質量的趨勢和未來之類問題時,費翁坦言:“我認為基本的趨勢之一是,也許不叫什么趨勢,而是一個現實,即質量不再是減少缺陷,而是有關價值提高。當今,顧客是根據價值來購買的。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的公司,使用市場調查的方法告訴自己,他們的產品質量更好了,即缺陷減少了,然而卻發現實際上他們的市場是縮小了。這是一個根本的變化。這是一個量化的根本變化。一個看您如何駕御的變化,也是一個為質量專業人士提供機會的變化。我強調后一點,因為就這種氛圍而言,就它對質量專業人士機會的潛力而言,至少跟最初的質量領域的機會一樣巨大。”
費根堡姆接著指出:“絕大部分質量組織,質量經理和質量領導,尤其是在傾向于減少缺陷的公司,他們按照質量是標準和控制的理念進行管理,他們只起了技術作用;對他們自身而言,也只具有中等的發展機會。而當今注重價值和成本的領導正在做相反的事情。質量是一種高層經理和直接參與者的領導戰略。其結果是,質量專業人士的高層次角色就跟營銷人員、財務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或采購人員的角色一樣。”
費根堡姆直接關注第三世界:“在諸如中國,巴西和越南這樣的地方,越來越少的人會象他們的父母一樣愿意接受二等的或三等的產品和服務。這在全世界都是真實的,這對那些認識到這一點的人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質量機會。海外市場不再是二流產品市場,而是日益成為一流產品市場,并且要求一流的領導力。對于組織的領導力來說,一個全球性的機會正在形成,這一點不僅適用于那些國家,也為西方國家中認識到這一點、并與那些國家合作及創建支持系統的人們提供了機會。”
職業生涯:給選擇質量職業大學生等的寶貴建議
庫比亞克詢問:“我們中的一些人選擇質量作為職業生涯,有些人則不適合它。對于正在打算選擇質量職業的未來大學畢業生,您有什么建議?類似地,對于那些經驗豐富的質量專業人士,您有什么好的見地或建議?”
費根堡姆語重心長地說道:“對于那些對質量感興趣的人們,有三件事情要牢記在心。
第一是認識到:質量領域就是要使價值提高。它不只局限于一個稱之為質量的部門活動,它既是縱向的又是橫向的。
第二,學會如何與人打交道以及與高層管理者一起工作。
第三,認識到對你所在公司的贏利和發展起作用的能力是最基本的。
如果創新是公司發展的關鍵,那么身在這個質量領域中,你就是創新的領袖,并促使公司前進。你必須了解你的工作,并深信不疑。你必須與高層管理和同事很好地結合,親歷創新,使公司贏利和成長。你必須能夠證明你做到了上述這些,并解釋質量中的經濟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