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執行,我很想談豐田,豐田也是制造,但人家是精益制造。如果說, OEM廠雇用的是員工的手腳,而像豐田這樣的公司雇用的是員工的頭腦。
有人比喻說,多數OEM廠員工是機槍手,一聲令下開槍掃射就行——每天重復同樣的生產動作。豐田員工是狙擊手,在復雜的環境中自己尋找機會,自己創造更有效的方法,然后一擊命中——每天做持續改善。
我想,像豐田公司這樣的員工就是有智慧地執行的代表。智力是上帝給予人類最偉大的禮物。我們不僅有體力,我們還有思想,還有創造性。
這個世界的資源什么都是稀缺的,什么都是越用越少的。但是,上帝給予我們的禮物里面,有兩樣東西是越用越多的:一個是情感方面的愛,另外一個是創造方面的智慧。
上帝這樣安排一定是有道理的。人類真正的財富應該是從智慧中來,就像人類的文明和幸福應該從愛中來一樣,因為智慧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執行力強調有智慧的執行,也就是說,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把一個事情的執行分成執行前和執行后。換而言之,然后才用智力和勤奮去執行。
新執行力是有智慧的執行,而有智慧的執行的背后是制度體系。印度的服務業為什么很發達?特別是IT外包服務業,所占全球份額幾乎位居第一,就是因為印度對私有產權與知識產權的保護比中國做得好,所以,中國發展了不需要知識產權的OEM制造體系。
當然,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是制度變革的產物。1958年至1978年期間,中國農村成立人民公社,農村經濟實行公有制。土地、農具、設備歸集體所有,所有農民每天統一派工、出工,按勞動能力和勞動時間記工分。“出工不出力”這個詞,就是那個時代創造的。
不論怎么進行思想教育,不論工分記得有多細,糧食就是不夠吃。1978年,國家實行包產到戶,各家種各家的地,不用思想教育,更沒有工分監督,不但馬上能吃飽,而且還能吃好。相同的土地、相同的技術水平、相同的一批人,只是改變了制度,產出完全不同!
可見,新執行是靠制度執行力,可以改變的不是人性,而是制度設計。如果企業效益不夠好,如果企業的執行力不夠強,請大家如果企業執行力有問題,那么,請這家企業的老板問問自己:是否在制度設計層面,讓員工覺得無論怎么干,他的收益都沒有多大變化,從而把企業做成了人民公社的變種?是否在員工創造或者執行的過程中,他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回報不完全是金錢,還包括他的尊嚴、成就感的實現。
靠制度設計、制度創新提升執行力,這才是新執行力的核心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