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四十歲生日,在這個世界上最清楚這件事的親人一定是我的母親。四十年間,我從嬰兒到少年,又到青年,逐漸成人。這些年我成長的每個足跡都離不開母親的關懷,盡管多年在外,我仍時常感受著母親的溫暖和體貼。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母親對我的影響很深,許多往事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我母親是名知識女性,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大學成績優秀,被高校留校任教,退休前一直供職于教育部門。母親從小就很聰明,讀書既用功又有章法,我聽家里的老人講,她讀中學的時候,上學成績很好,經常七、八門功課一半以上能考出一百分,其余功課也都是優秀。她上大學,就是在上海眾多的畢業生中完全憑品學兼優保送進重點大學的。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學東西很快,思路很清晰,這方面給我很多啟示。
母親在我的教育方面給了我很多學習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我清晰地記得在我五、六歲的時候,我們全家一同乘火車回上海過年,車廂里有許多小孩子,大多數年齡已經七、八歲,有位老人問孩子們從1加到100等于多少,孩子們花了很長時間,七嘴八舌說出了許多數字,只有我很快回答是5050。老人很驚訝地問我是怎樣算出的。其實平時在家里,母親就引導我要掌握算術的方法,那時我就知道了50個101結果是5050,類似這樣的運算我確實學的很快,母親還提早教會了我用算盤從1打到100,這使我在后來的學習中培養了認真思考方法的習慣。在母親的影響下我順利地完成以后的學業。
母親在我的學習及工作生活中更多的是給予激勵。小學四年級時,一次期末考試我算術出了差錯,只得了99分,在班上排名總分只得了第二,拿到成績單后在冒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徘徊著。因平時總能考第一,心理壓力比較大。就在這回家的路上,我看到母親正矗立在雨中等我,母親非但沒有責備我還幫我分析了考試出錯的原因,她告訴我,以后考試不要緊張,不要有壓力,要爭第一,即使爭不到第一,只要是努力了,前幾名同樣是好孩子。這件事對我影響很大,從此我做任何事都很認真,努力向好的方向發展,碰了釘子,修正以后再向前走。
母親總是能夠在我碰到挫折或在我生活事業不順利的時候給我巨大的鼓勵。一九九三年對我和我們家是最刻骨銘心的一年。我的父親因積勞成疾而過早的離開了家人,父母親感情很深,大學時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母親對父親的依賴感也很強,父親的早逝對母親的打擊非常大,這以后三、五年間她都不能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但是她很堅強,從來不會在我們孩子中間去渲染那份痛苦,反而經常鼓勵孩子們把工作做好。也正是這一年我所工作的大邱莊出事了,我的工作生活面臨新的選擇。擔心我經受不了挫折和打擊,母親趕到天津和我一起收拾行李,租了車回南方。我記得卡車行至泰山腳下,在加油站母親對我說:“你工作三、四年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闖蕩了世界,有了些經驗和積累,這已經超出了其它的同齡人,不要有任何氣餒,就象是爬泰山,往上爬是很累,連車子都一樣,但是爬上來就輕松了,人一輩子就是要努力,努力過了就不會后悔。你還很年輕,有的是機會和發展空間!”這段話一直激勵著我走到今天,我想還會永遠激勵著我。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雖然我已成年,但在母親的眼中我依然是個孩子。如果半個月以上沒有我的音信,老人家就會很著急。母親是二十九歲時生下我的,今年她已近七十歲,身體還健好,思維仍很敏捷,除做些家務、鍛煉身體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孫子、孫女的培養上,這可能是我們家庭的傳統吧。
今天四十歲的我,在生日之際,想起了我的母親,是她給了我的生命,是她給了我的成長,更是她給了我的發展以及無窮無盡的人生動力。母親的恩情我是永遠無法報答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走好我的人生路,讓母親時常面帶滿意的笑容。
我祝母親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