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萬年薪招聘企業文化經理”看企業文化的價值
文/深圳新優勢企業文化咨詢機構咨詢師 楊可
2月20日,深圳新優勢企業文化咨詢機構受國內某跨國企業的委托,發布了 “百萬年薪招聘企業文化經理”的消息,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切關注,也引發了人們對于企業文化價值的深入思考。
長期以來,由于“企業文化無用論”、“說起來重要,忙起來忘掉”等質疑聲不絕于耳,導致企業文化工作和企業文化從業者常處于“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所以就算面對“百萬年薪”,雖然暫時有了些揚眉吐氣的舒暢,但更多的反應則是不可思議。追本溯源,作為中國領先的企業文化系統服務商,新優勢始終認為,企業文化的本質是為經營服務。企業文化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泛文化”,它是一種經營之道。在當前的市場競爭格局中,一個企業,資金、人才、技術、品牌、市場網絡等任何單一元素的暫時領先,都不足以構成企業持久的競爭優勢。在企業所有內外部資源中,唯有植根于企業靈魂深處,貫穿企業經營管理全局的企業文化,才能構筑完整意義上的優質企業生態環境,使得企業具備不斷應對巨變和持續增長的能力。
新優勢始終主張,企業文化創造就是高效經營之道,高效的企業經營管理則需要正確的理念體系指引,而優秀的企業文化正是理念落地的必然結果。企業文化系統創造,就是企業確立獨特的理念體系,并將其貫徹落實到經營管理全局、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盡管如此,所有人仍在思考一個問題:企業文化工作到底有沒有價值?企業文化到底價值何在?除了謹慎投入但不見回報的老板,面對未知的前景,從業者們也不止一次動搖自己對職業生涯的規劃。企業文化與戰略、經營、管理、品牌……究竟有什么關系呢?
首先,企業文化是戰略的戰略。企業的戰略規劃和戰略決策必須遵從企業文化理念的指引,而戰略的實施與實現也需要企業文化提供有力支撐。以阿里巴巴為例,2013年,阿里動作連連:從調整組織架構,到涉足小微金融服務,從馬云卸任CEO到成立“菜鳥網”、參與籌建首家網絡險企,一個個看似天馬行空、絕難關聯的舉措,體現的都是阿里人對企業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積極踐行。基于這種使命感推出的諸多舉措,切切實實地解決了眾多中小企業的問題,也讓阿里巴巴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社會的尊重。
其次,企業文化是最高效的經營。哈佛商學院的科特和赫斯克特教授歷時11年的實證研究發現,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比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比例高出4倍!股票市值增長率高出12倍!他們由此得出結論,企業文化對長期經營業績的影響不是推動而是直接提高。
創立于1983年的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溫氏集團”),由七戶農民集資8000元起步,現已發展成一家以養雞業、養豬業為主,以養鴨業、養牛業為輔,兼營食品加工、農牧機械的多元化、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現代大型畜牧企業集團。創業伊始,溫氏便提出“造福員工,造福社會”的淳樸愿望和大同夢想;創業十周年時,即制定“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的44字溫氏精神;2008年,溫氏重新解讀其核心理念為:工作更有保障、薪酬福利更優厚、工作生活環境更和諧、發展機會更多、社會地位更高。來自于創業實踐,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有效傳播,溫氏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很好地體現了團隊目標與個人追求的有機結合,企業目標與個人夢想的有機統一,得到了全體合作成員的高度認同和追隨,成為企業的行動綱領和全體合作成員的行為指南,吸引和凝聚著成千上萬的參與者為之持續努力奮斗。
第三,企業文化是最有效的營銷。企業文化的系統建設與內外部傳播,將在廣大客戶和社會公眾中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大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客戶忠誠度,進而直接帶動產品的市場營銷。作為最早將企業文化理念引入企業管理的海爾,由“砸冰箱”事件推動了質量理念的踐行;由“大地瓜洗衣機事件”促進了市場創新理念的誕生;又通過“冰箱說明書事件”提出了“真誠到永遠”的營銷理念……海爾的企業文化自發展初期到目前,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兼并的企業中,海爾文化也能夠迅速移植成活,不拘泥于現有家電行業的產品與服務形式,引領現代生活方式的新潮流。
第四,企業文化是最有效的管理。人是企業最為寶貴的財富,企無人則止,而改變人心比建立制度更重要。任何完善的制度、流程和先進的管理技術、工具的有效實施,都必須以團隊成員的觀念轉變和思想統一為前提。企業文化恰恰是改變人心的源動力。以文化心,方能以制度行。通過企業文化管理,可以讓目標更明確、讓思想更統一、讓決策更正確、讓授權更安全、讓溝通更順暢、讓激勵更持久、讓變革更成功。
第五,企業文化激勵是最有效的激勵。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充分尊重人性需求,從精神、制度、行為、物質四個層次,全方位滿足員工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綜合需求。一項針對中國500家民營企業的調查表明:重視企業文化的企業與不重視企業文化的企業相比,員工滿意度、員工敬業度、員工快樂度、員工忠誠度等指標的評價得分均高出50%!
在“百萬年薪”的任職資格要求中,最突出的兩條莫過于“熟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論,具備戰略思維和營銷思維”和“對企業文化有獨到理解,深諳企業文化理論、策略與方法,擁有獨立開展企業文化系統化管理的成功經驗”,我們常說,企業文化是一把手工作,IBM董事長郭士納也曾說“企業文化不是企業游戲的一部分,而是全部”。由此可見,企業領導者必備的戰略思維和營銷思維,在一名合格的企業文化經理身上,也同樣必需具備。通過成功的系統管理,將企業文化對企業“導向、凝聚、激勵、塑造、輻射、增效”和對員工“引導、融合、提升、回報、榮譽、快樂”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直接推動企業業績的提升和戰略實現,企業文化經理的價值便會自然凸顯。
毫無疑問,委托新優勢招聘的這家跨國企業也認為企業文化不僅有價值,而且和營銷總監、技術總監、品牌總監等等一樣,價值百萬!大手筆招才引智的背后,實際上反映的是人們越來越清晰的意識到企業文化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將產生的強大影響力!團結一心的凝聚力、團隊合作發揮的巨大能量,不是任何普通人膽敢想見。
從1984年企業文化理論被正式引入中國,30年來,大量的中國企業對企業文化始終若即若離,害怕被貼上“沒文化、落后”的標簽,又因為盲目跟風一味只顧上報上墻,導致心口不一、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始終浮于表面。2014年,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進一步深化,隨時互聯網思維的席卷而來,各大行業、企業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戰略的調整必將帶來企業文化的變革,企業文化經理也必需隨時在觀念和方法上進行變革,引導并保障企業始終不偏離既定的方向和軌道,百萬年薪便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