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尼斯的大多數管理書籍中都會提到這樣一個例子:他非常渴望采訪一位優秀的樂隊指揮家,但可惜的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有一天,他非常幸運的遇到了樂隊中的兩名演奏者,于是迫不及待的尋找渴望已久的答案,可惜的是,他聽到的回答是:他(樂隊指揮)從不浪費我們的時間。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通過不懈的努力,他終于了解了那位指揮家的“秘訣”:他(樂隊指揮)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答案,當我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讀到同樣的例子時,我并無感覺,甚至覺得有些乏味,但是當我不斷讀到這個例子時,我突然發現,難道我們真的那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嗎?
當我參加清華的管理培訓班時,有一門課程選用了類似“贏在中國”“商戰模擬”的教學方式。7、8個人形成一個Team,每個人模擬公司的一個管理者角色,非常幸運的是,我模擬了公司總經理的角色(那是一次受益良多的課程,后面的文章會不斷分享其中收獲),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在企業管理中,最大也是最具誘惑力的難題是:如果將既定的企業戰略落實到企業日常的每一個決策中來——是每一個!
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面臨著諸多決策,從涉及戰略發展的大型決策,到日常每一個細微、毫不起眼的決策,他們有時是需要不斷分析與討論的,有些是需要瞬時完成的,有些是受到諸多條件限制的,有些是不斷受到誘惑的。但是,當我們評價一個決策的優劣時,絕不是僅僅依據方案的優劣來簡單評價,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不涉及企業的目標與戰略時,所有方案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錯之分。甚至很多方案在某些評價指標上來說是正確的,但是在另一套評價體系下則是完全錯誤的!這中間的區分僅僅在于,怎樣的決定才是真正符合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的?怎樣的決策才是企業真正“想要的”!
在我看來,要想真正做到“將企業戰略規劃落實到日常的每一個決策中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企業中的每名員工都非常清楚的知道“企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身為企業的總經理,您必須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要想真的做到這一點,您必須非常清楚的了解,什么才是企業發展的方向、目標,清楚的了解這個大目標之下所包含小目標的輕重、優劣之分,清楚的了解這些目標的所有評價標準為何。
當然,企業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內容,我們不可能由于簡單的了解了這一點或任何一點,就可以簡化了每一個決策,但是,這給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一個優秀的判斷依據,非常有助于做好決策。
同時,這并不僅僅局限于有利于做好決策一個方面上,更加涉及到企業氛圍這一難題上來。公司的每名員工都會以某種形式解讀著管理者的每一個行為、舉止、言語細節等,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家企業真正的文化和氛圍。企業管理者真正做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時,他會將這樣的觀點融入到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中來,而他會通過決策(更多的涉及意識)和行為(更多的涉及潛意識)不斷的深化和影響著公司的每名員工如何做出決策,進而影響著企業文化、發展路線與進程。
這是一個異常簡單,卻又異常艱深的課題,而它帶來的潛在收益卻如此之大,讓我難以割舍,尤其是處在當今這樣一個多變而強調速度的時代,它能夠帶給我們的,將是更多機會的把握。具體實現的路線還需要不斷思考與摸索,希望我們可以通過討論的形式盡快找到合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