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和事業的岔路口,只有具有睿智遠見的人,才會是獲得成功的人。遠見就是在一個機會還沒有顯示出它價值的時候,在別人都不以為然的時候,你能夠發現它潛在的趨勢。就像做生意一樣,大家都去做同樣的生意你可能掙不到錢,甚至會被套住,原因是你到了大家都發現它價值的時候才發現它。只有當所有的人都沒有發現它有投資價值的時候,才會有機會來臨。這就需要睿智和遠見。
經營奇才王永慶,在20世紀50年代初世界塑料工業處于發展初期的時候,憑借其非凡的預見力,看出了發展塑料工業的遠大前景,果斷舉債67萬美元,籌建塑料廠,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如今他的臺塑公司早已成為一家跨國大企業,王永慶也成為全球有名的華人大富豪。王永慶具有遠見卓識,所以他可以先別人而取得先機。
遠見卓識就是有遠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見解。領導者如果有著遠見卓識,收益的會是整個公司;相反,如果公司的領導總是模仿別人,而沒有遠見,那這個公司早晚會被淘汰。一個企業要根據時代的進步而發展,不能總是跟著別人的公司走。
威勒是18世紀美國最負盛名的房地產商和銀行家,但他在發家之前不過是一家銀行的小職員。由于他勤快肯干、機靈誠實,得到老板的信任,很快升為主管,負責對房地產方面的投資。憑著對房地產方面的了解,他對行業發展前景有著獨到的見解。
18世紀是美國歷史上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時期,房地產炙手可熱。在華盛頓的近郊有一塊地皮,威勒認為有無限的開發前景,應該買下來,但同事們不同意他的觀點,老板也拿不準。
威勒堅定地說:美國的經濟正處在大發展時期,無數的農民涌到城市里來,華盛頓用不了幾年將會人滿為患,就必須擴大城市規模,而那塊地皮將成為開發建設的首選。老板憑著對威勒的信任,最終同意讓他買下這塊地皮,并由他負責那里的開發工作。
也就在威勒買下地皮后不久,華盛頓政府作出了一個決定,要在那里興建新的商業中心,作為華盛頓的新城。一年后,威勒買下的那塊地皮一夜間飛漲了10倍。所有的同事都對威勒佩服得五體投地,威勒的那個決定讓老板一夜間掙了數百萬美金,威勒也因此獲得了10萬美金的獎勵。
在那個時候的美國10萬美金已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威勒決定以這10萬美金為資本,自己干一番事業。他從自己熟悉的房地產開始,逐步擴大到其他許多行業,后來成為美國著名的房地產老板和銀行家。威勒的成功在于他與眾不同的見解和遠見。
具有遠見,就會給整個企業帶來好處,沒有遠見就會總是被落下一步。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遠見卓識。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千變萬化的市場形勢隨時都會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機遇,也隨時可能帶來威脅,甚至災難。這就決定了企業家必須有遠見,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先見之明,能夠審時度勢,超前地對市場變化的趨勢、進程和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趨利避害,搶抓商機。
企業家應該對當前和未來的市場有一種敏銳的洞察力,有了這種洞察力就可以預見市場的發展模式,從而由被動變主動。
蘋果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起家后三年之內就進入了世界500強,這是空前絕后的。當時靠的是最早的個人電腦,比IBM的PC還早,叫蘋果II號。它的設計師史蒂夫·渥茲尼克,機器設計得非常好,但缺乏遠見卓識,也沒有敏銳的洞察力,認為所設計的電腦一年只能銷售幾百套。當時的企業家、蘋果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叫史蒂夫·喬布斯,20歲出頭創業,他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樣,認為蘋果電腦將帶來一個巨大產業,一年可銷售幾十萬臺。事實果然如其所料,個人電腦成為一個大產業,史蒂夫·喬布斯后來被里根總統稱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對未來市場的敏銳洞察力是企業領導者極端重要的素質,領導者的境界是決定企業前途和方向的根本。培養企業家的遠見、智慧與精神,是這個時代提出的新課題。一個不斷壯大的企業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戰略判斷力的領導。
今日的中國,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機會,也是企業家發揮雄心和實現夢想的絕佳時代。企業家要有戰略洞察力,任何有理想的企業家都不應該僅滿足于亦步亦趨和摸著石頭過河,也不應該僅著眼于一時一地的得失,而應該站在全球化競爭的角度,在紛繁復雜中找到線索,在混沌不清中抓住先機。美國有句諺語:如果你明確了目標,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該有著遠見卓識和市場敏銳的洞察力。知道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市場的發展前景,還要洞察客戶群的心理,洞察市場里的一切可行與不可行。一般來說,有了遠見卓識,洞察力就自然有了,因為兩者是聯系在一起的,二者相聯可以發揮更大的效力。
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遠見和洞察力的領導者呢?
首先,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是靠機會驅動的,機會來源于環境中的變化,企業家就是善于捕捉這些變化的人。而沒有遠見的人是依靠資源驅動的,他們的思維模式經常是:如果我有什么資源,我將能干成什么事情;而企業家則首先問環境中有什么機會,然后才會想到自己擁有什么資源,并想方設法去獲取這些資源。
其次,在信息化的社會中,信息流動如此之快,信息的不對稱性也大大降低,這些所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新技術、新工藝很快就會被模仿。所以,企業家應該不拘一格地利用資源、人才和制度安排,在企業內形成一種新的氛圍,讓企業變得有遠見和洞察力,從而在全球競爭中形成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