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媒體內部創業頗受學界關注,國內也有一些媒體率先試水。隨著傳統媒體的不景氣和轉型力度加大,可以預料的是,媒體內部創業將不再是個別媒體的行動。內部創業或許是個好東西,但要真正見到成效,沒有好的制度保障,恐怕是走不遠的。全球華人總裁卓越行銷力暨中國廣告媒介行銷培訓導師,品牌競合力暨切割領導力藝術創始人兼總教練彭小東導師在最近出席傳媒品牌競合力高峰論壇期間接受媒無界網,行銷力網等專業權威媒體就傳媒內部創業思維專訪時指出:內部創業需要創新的制度保障
媒無界網,行銷力網:什么是內部創業,為什么說是無奈之舉?
彭小東導師:內部創業:其實就是一種無奈的創新之舉,這種無奈,至少基于如下兩個現實:
1.面對網絡和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過去長期賴以生存的“內容+廣告”模式不可持續。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傳統媒體曾經的優越日子將一去不復返。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媒體只有一條路可走:適應媒體變革的形勢,開拓新的產品形式,打造新的經營平臺,創造新的盈利模式。這是所以會出現媒體內部創業現象的外在原因。
2.從目前看,自上而下的媒體轉型之路,在全球基本沒有成功的先例。傳統媒體當然要轉型,但是否一開始就要押上整個媒體的身家性命,的確是一個很考驗決策者勇氣和智慧的問題。在自上而下的轉型可能失敗,而且會給整個媒體的生存帶來重大不利影響的情況下,發動和支持自下而上的內部轉型嘗試,就可能成為一些媒體的政策選項。
媒無界網,行銷力網:有人或許會說,媒體推動內部創業,是因為有大量的富余人員需要消化,這也是內部創業是一種無奈之舉的重要例證嗎?
彭小東導師:完全不能贊同這種說法。倘若把媒體內部創業降格到安排富余人員的地步,那就根本沒有在這里浪費時間進行討論的必要,因為誰都清楚,富余人員連舊有的生產模式都不能適應,怎么讓他們推動媒體轉型項目?作為一種轉型嘗試的內部轉型,其主要目的在于,以制度化的保障,支持和推動一批自下而上的媒體轉型項目,從而為整個媒體組織的轉型探索經驗、鍛煉人才。如果將內部創業等同于分流富余人員,甚至視為甩包袱,那樣的內部創業根本沒有任何言說的價值。
媒無界網,行銷力網:被動創業:雖然無奈,但或許真的有用嗎?
彭小東導師:雖然媒體內部創業可能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政策選項,但這是否意味著內部創業就沒有價值?
首先,我們要看到,在移動互聯時代,編輯記者單槍匹馬或者少數幾個編輯記者聯合發展新的媒體項目,是完全可能的。在傳統互聯網時代,創業的門檻很高,需要足夠的資金、技術、人員等投入,個體或幾個人的互聯網創業很難實現。但是,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超級媒體平臺、移動支付工具的出現,使得普通的個體亦可以借助互聯網工具,設計并運營具有競爭力的新媒體項目和產品,甚至可以實現較大的收益。所以,媒體內部創業的外在環境條件是成熟的。
媒無界網,行銷力網:說媒體內部創業雖是無奈的創新之舉,但這種選擇仍有價值,主要基于內部創業具有的正面價值嗎?
彭小東導師:1.媒體內部創業可以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工作積極性。傳統傳媒不景氣,既有新媒體沖擊、觀念跟不上、轉型無方的問題,更有因此而產生的活力不夠甚至隊伍渙散問題。解決活力不夠、隊伍渙散,需要新的刺激,而在全新模式下運作的內部創業恰恰給編輯記者提供了這樣的可能。這也再一次提醒我們,不能把媒體內部創業當成消化和分流“富余人員”的權宜之計,而要真正引入創業的理念,以創新的政策措施扶持創業者,在推動項目良性發展的同時,攪動整個媒體從業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激情。
2.媒體內部創業可以增進員工對新媒體的認知和理解,為媒體轉型積累人才。面對新媒體的沖擊,一些媒體的編輯記者有一種無力感,對轉型新媒體存在強烈的畏懼情緒。媒體內部創業以相對小的成本,為員工提供投身互聯網大潮的機會,即使項目失敗了,也會為媒體的轉型留下寶貴的經驗,積累可用的人才。
3.內部創業更有可能培育出成功的新媒體產品。在移動互聯時代,高度垂直細分的產品更有市場空間。在傳統的決策機制中,決策者不太可能對市場機會有深入的了解,對于什么樣的垂直細分領域有機會以及什么樣的產品模式可能成功,容易出現誤判。即使沒有誤判,選定合適的人從事“正確”的項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引入內部創業機制,以上問題都有可能得到解決。此時,決策者的角色是制定創業政策、提供創業扶持、組織項目評估等,而項目的遴選和產品盈利模式的設計主要由創業者自己完成。身在一線的創業者更熟悉什么樣的產品有市場機會;更熟悉自己的專長,當其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深耕,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激勵措施到位、利益分配合理,創業者也愿意投入最大限度的資源和精力。這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很可能使這樣的情況成為現實:具有創業意愿的員工根據自己的專長和市場機會,設計出具有競爭力和盈利模式的產品,并為之投入最大限度的資源和精力。有了如上一些因素的保障,內部創業更有可能培育出成功的產品,至少,會比自上而下方式推進的項目更容易取得成功。
媒無界網,行銷力網:制度保障:如何才能不把內部創業玩壞?
彭小東導師:內部創業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于有沒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如果制度保障合理,媒體和創業者可能取得雙贏。如果政策保障缺位,內部創業不僅不能取得成功,還有可能帶來巨大風險(比如,優秀人才的流失),使傳統媒體的處境雪上加霜。當然,內部創業的制度保障不單單是要保障創業者的利益,也要保障好媒體組織及其他非創業員工的利益。好的創業政策,必須平衡好這三者的利益。
1.為創業設定一定的門檻。如果創業政策不為內部創業設立必要的門檻,很可能會吸引那些根本不具備創業能力的員工加入到創業者的行列中來,在創業政策沒有明確創業者的責任或者激勵措施過于偏向創業者時就更是如此,從而一開始就把創業計劃演砸了。創業政策設定的創業門檻,應該有利于吸引那些有創業激情、對新媒體和產品模式有研究的員工加入。
2.明確媒體組織與創業者之間的關系。媒體內部創業要取得成功,必須走出舊有的項目制模式。具體講,就是要讓創業項目公司化運作,而媒體組織是創業公司的投資人之一。作為投資人之一的媒體,向創業公司提供辦公場所,必要的資金、技術和其他資源投入(如推廣資源等)。創業者也是創業公司重要的投資人之一,而且創業者特有的能力專長和其他資源亦可以作為創業者的出資來對待。在這樣的關系結構中,媒體組織和創業者的職責非常明確。媒體組織負責投資,提供支持和扶持,創業者可以獨立自主地開展運營活動。當項目成功之后,媒體組織和創業者按投資比例分享相應的利益。
3.明確創業者的利益。保障創業者利益,是創業制度設計的重中之重,而且這樣的制度應該在創業計劃開始實施前就設計好。當然,媒體組織的利益也應該保障好,否則,可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保障創業者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讓創業者的能力、專長及其他資源等無形資產在創業公司的股本中占有合適的比重。如果比重過低,意味著創業者可以分享的利益占比較小,其結果可能是,一方面,創業者不愿意投入真金白銀,也不愿意將自己擁有的全部資源投入到公司運營之中,公司和項目可能做不大。或者做大之后,創業者與公司因為利益分配發生矛盾,給公司帶來損失。但是,如果比例過高,則可能損害媒體組織及非創業員工的利益,這也是要堅決禁止的。為此,媒體組織有必要在公司創立大框架確定的前提下,與創業者進行一對一的談判,并以明確的方式確定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
4.為創業者提供適度的保障。傳統媒體轉型困難。作為創新嘗試的內部創業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成功了好說,失敗了怎么辦?事實上,任何一個媒體創業項目都面臨著失敗的危險。為了鼓勵更多員工參與內部創業,媒體組織必須為創業者提供必要的保障。比如,創業失敗以后能否回到原有的工作崗位等等。但是,保障不能過度。過度保障可能吸引一些不具備創業能力的人加入進來,這對于整個創業計劃不是什么好事。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媒體提供了過度保障,部分創業者因為有了很好的退路,可能就不會那么投入,或者對欲達到的結果沒有那么強烈的渴望,這會助長員工的玩票心態。創業政策為創業者提供的保障措施應該是充分且必要的,達不到基本的要求或者超出了必要的限度,都可能對創業計劃的實施帶來不利影響......(未完待續,更多精彩盡在彭小東導師的現場精彩演講,彭小東導師:《不懂行銷力,如何當領導》,《一本書讀懂大數據營銷》等暢銷書作者,中國廣告媒介行銷培訓導師,全球華人總裁卓越行銷力導師,品牌競合力暨切割領導力藝術創始人兼總教練;中華傳媒行銷力學院院長(籌),中國民營企業大學校長(籌);媒無界網,行銷力網創始人兼總顧問,中國廣告銷售神奇教練,中國傳媒營銷教父,曾有過個人一天簽訂三張廣告銷售合同,三個月完成全年銷售任務等成功廣告銷售,傳媒營銷經歷;現任香港行銷力國際控股集團,行銷力傳播董事長,中華廣告媒介行銷力研究院長等職;行銷力國際控股集團五大業務板塊:品牌管理,廣告傳媒,咨詢培訓,資源整合,資本運作!五大品牌全球運營中心:行銷力---行銷問題到此為止!媒無界---傳無疆,媒無界,達天下!核心競爭力---超越競爭對手的優勢能力!總裁智慧---智慧.智造.智力!競合力---競爭.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