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選擇人才》
(培訓大綱)
企業對人才的呼喚
(一)建立經濟文化型的愿景
(二)建立學習超越型的組織
(三)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四)是建立內部的對話體系
(五)建立目標管理分權體系
(六)建立傳播誠信成功體系
企業人才類型劃分
領袖型:董事長、總裁、總經理、CEO
大帥型:執行付總、常務付、專業分管付
將軍型:總監、部長、主任、經理
軍師型:專家師、副總師、顧問師、策劃師等
教父型:專家、長老類、資深者、導師類
督察型:監事、審計、稽查、檢查、內保等
文牘型:會計、出納、文秘、倉管、檔案
技能型:中師、技師、能手、助理、大拿
班長型:經理、主管、組長、班長、拉長
外交型:公關類、律師、發言人、接待等
三、企業人才四重價值
(一)固有價值——人才
(二)使用價值——人材
(三)市場價值——人財
(四)文化價值——人彩
企業用人“十忌”
忌任人唯派(派別、山頭、勢力)
忌任人唯親(親屬、親信、親我者)
忌任人唯資(資力、資格、資深)
忌任人唯全(全能、全才、全美)
忌任人唯順(順我、順事、順情)
忌任人唯憑(文憑、證書、榮譽)
忌任人唯政(當過官的、管過事)
忌任人唯風(一窩蜂、一刀切)
忌任人唯檔(只看檔案不看現在)
忌任人唯洋(留洋的、大企業的)
企業選擇人才的基本策略
(一)、根據階段,確定策略
(二)、長期規劃,統籌安排
(三)、急用先招,以才為主
(四)、以德為先,誠信為尚
(五)、看重 3分,適用為好
企業用人的契約道德
(一)核心:價值交換 利益共享
(二)精髓:雙方認可 守約守信
(三)靈魂:公平公正 無欺無詐
(四)中樞:法制意識 相互制約
企業選擇人才的主要標準
(一)、道德標準應以修養為主
(二)、才干標準應以合適為主
(三)、行為標準應以執行為主
(四)、學習標準應以應用為主
(五)、處事標準應以團隊為主
(六)、貢獻標準應以創新為主
企業選擇人才的主要途徑
(一)媒體招聘
(二)校園選人
(三)內部選拔
(四)員工推薦
(五)獵頭幫助
(六)交際選才
(七)人才市場
(八)網上招聘
(九)按圖索驥
(十)外部挖人
企業選擇人才的專業工作
(一)、確定架構,定編定崗
(二)、制定常模,按圖索驥
(三)、企業推廣,以勢引人
(四)、注重信息,數據建庫
構建“六個一”的總體模式
一個領袖
一個品牌
一個核心
一套模式
一對機制
一批人才
人才初選六部法則
根據需求發布招聘信息
根據應聘信息進行篩選
根據根據篩選電話初談
根據初談確定公司面試
根據面試進行背景調查
根據調查確定是否錄用
十二、面試考察的四個關鍵部分:
(一)通過自我介紹考察應聘者的表達能力、
邏輯能力、歸納能力和捕捉重點的能力;
(二)通過溝通交流考察應聘者的溝通能力、交流
能力、包容能力和善于聆聽的能力;
(三)通過初次見面考察應聘者的禮儀修養、嚴謹
作風、心里承受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四)通過提出問題考察應聘者的應對能力、思考
能力、真誠度和是否文過飾非的心里狀態。
(一)考核題目符崗,不要節外生枝;
(二)專業命題準確,不要離奇古怪;
(三)理論實踐結合,不要紙上談兵;
(四)重在實際能力,不要求全責備;
(五)重在長遠發展,不要只顧眼前。
十四、全程測評的六大環節:
(一)詳閱簡歷,劃出測評重點;
(二)電話交談,聽出基本印象;
(三)等待面試,觀察細微表現;
(四)初次見面,測評禮儀規范;
(五)假設提問,分析是否誠意;
(六)入職培訓,考量綜合素質。
全國著名實力派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講師
蓋烈夫先生簡介
蓋烈夫 全國著名實力派領導力專家講師,國際認證咨詢師,全國十佳培訓師。曾任清華大學高級職業經理訓練中心總教練長;有過十年基層領導、十年中層領導和二十年高層領導實踐經歷,曾擔任過新太集團上市公司執行總裁、立白集團副總裁總管理師、招商迪辰集團總裁、富林集團總經理、樹人集團總裁、中孚咨詢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等著名大中型企業集團高層職務。
蓋烈夫編創開發出戰略、HR、營銷、行政、素質、文化類等百余門培訓課程;創編了“MMM管理模式”并自創《高價值企業的整合管理》理論,獲全國第八屆“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蓋烈夫為電力、通信、房地產、金融業、IT業、藥業、制造業、高校等千余家企事業進行過咨詢、診斷、培訓、設計和示范管理,具有深厚的理論、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生動的培訓方式,在企業界、高等院校和咨詢界享有盛譽,被稱為“企業醫生”、 “最解決問題的咨詢師、“最受歡迎的培訓師”;培訓界的“常青樹”。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聘為專家講師。擔任中國競爭力促進會副會長等多個國家級專業機構的專家顧問和講師。
蓋烈夫的經典課程
1、《組織行為學》 2、《高效運營管理》
3、《制勝領導力》 4、《高效會議管理》
5、《贏在執行力》 6、《人力資源管理》
7、《企業戰略管理》 8、《規范化商務禮儀》
9、《國學與管理》 10、《總裁演講技能》
11、《如何當副職》 12、《企業創新管理》
13、《職業心態與素養》 14、《營銷實戰技能》
15、《有效溝通的藝術》 16、《壓力與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