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轉型革命
微信電話13923361613
企業有兩種發展方式:
1. ??走樓梯
2. ??坐電梯
所謂“走樓梯“,就是立足企業現有的資源,靠自我積累,一步一個臺階往上走,是“做計劃”的思路。
所謂“坐電梯,就是立足未來目標,整合資源,迅速擴張,這是”做規劃“的思路。
大多企業在初創階段,主要是”走樓梯“。發展起來以后,有的選擇”坐電梯“,有的繼續”走樓梯“。但從國內外各行業老大的發展歷史看,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靠“坐電梯“發展起來的。
有一家企業,把“坐電梯”策略運用到了極致,因為它是從創業開始就“坐電梯”,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空手套白狼”,僅僅三年時間,就從無到有,麻雀變鳳凰,完美逆襲行業老大。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轉型君就給大家講講這個企業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00年前的美國。
有一個賣馬車的杜老板,經營一家馬車廠。那個時候還沒有汽車呢,人們出行要靠馬車。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杜老板在馬車行業小有成就,生意穩定,輕車熟路,活得自在。這個時候,有一個革命性的新技術、新產品出現了,就是汽車。
這汽車一上市,人們趨之若鶩,馬車行業迅速萎縮。杜老板的生意受到劇烈沖擊,瀕臨破產,他面臨著生死選擇。
那個時候,美國的汽車行業就像今天我們的互聯網行業一樣,那是朝陽產業,熱鬧非凡,一瞬間涌現出了4000多家汽車公司,過去生產自行車、鳥籠、浴缸、縫紉機的都跨界打劫來了。全世界也有近20000家汽車公司。
杜老板也想轉型做汽車生意,可是,沒人、沒槍、沒番號,資金、技術、市場都沒有。更重要的是,江湖已有老大。當時汽車行業老大是福特汽車公司,它一家獨占全國94%的市場份額,占全球市場的68%。全美國4000多家汽車公司只能在6%的市場份額里爭搶,可以想象那個時候美國汽車業競爭廝殺有多慘烈!
杜老板這個”三無“公司怎么才能擠進這個市場,并且生存下去呢?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有句名言,“資源存在于人的大腦中“。大腦的資源一旦挖掘出來,不得了,真的可以無中生有!杜老板所做的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注解。
杜老板在觀察市場時發現,絕大多數汽車公司接不到訂單,茍延殘喘,面臨倒閉關門的命運。他有了一個天才的想法,為什么不可以把這些將要倒閉的企業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福特,從福特那里搶市場呢?福特那時只生產一款T型車,單品爆款,我為什么不可以做多樣化產品呢?
杜老板問這兩個問題就搞定了兩個戰略:差異化戰略和整合戰略。
這時正好有個別克汽車公司,老板是個技術男,只懂搞技術,不懂做市場,公司沒訂單,開不下去了。杜老板找到他說,把你的公司賣給我吧。技術男正發愁呢,有人要買他的公司,喜出望外,很快就答應了。
在這個想法驅使下,杜老板一口氣收購了20多家汽車公司,這里面包括雪弗蘭、卡迪拉克、龐蒂克、奧茲、歐寶等今天牛逼閃閃的公司。
這些公司有些是生產零部件的,有些是生產整車的。杜老板把它們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通用汽車公司(1908年)。
沒錯,今天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就是這樣起家的!創造這一模式的正是通用汽車的創始人杜蘭特。他可是“坐電梯”模式的祖師爺,現在很多牛X公司都是向他學習取經的。
通用汽車公司橫空出世,在當時的汽車業界那是一匹黑馬。僅三年時間,它就成了美國最大的汽車公司,產量超過了福特,把福特從老大的位置上拉了下來。到1927年通用汽車全面超越福特,硬是把福特汽車打到停產兩年。1937年,通用汽車市場份額45%,福特只有16%。
杜老板從創業起家就采用”坐電梯“的模式發展,這種模式的最大優勢是什么?
一是快
很顯然,“走樓梯“永遠快不過”坐電梯“。
”坐電梯“模式能夠快速聚集資源,快速擴張,迅速占領市場。如果靠“走樓梯“自我積累,杜老板在競爭廝殺慘烈的市場能否起家立足都是個問題,更不要說發展的速度了。
二是在一個競爭激烈的過剩市場,利用已有資源進行整合往往成本較低。
“坐電梯”模式的基本邏輯是,天下資源,為我所用。能買雞生蛋,就絕不養雞生蛋。商場如戰場,兵貴神速,時間成本傷不起。
三是容易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支持
資本都是鯊魚,聞到血腥味就會游過去。杜蘭特在收購別克公司后,在華爾街引起了轟動。想想看,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突然橫空出世,把行業老大PK在地,那個增長速度驚人,投資人看到這個標的物能不沖動嗎?像杜邦、摩根這樣的資本大佬很快資本進入通用汽車,支持了它后來的擴張。
杜蘭特“坐電梯“模式對今天企業的啟示
1. ??一個行業后來者的逆襲一定不會沿用原有的方法。
福特當時很強大,沿用福特的方式根本無法取代它,只有與之不同,才有可能顛覆他。
2. ??市場從來不缺資源,缺的是整合資源的新思路。
思路變了,廢品也能變成寶物。杜蘭特就是用新思路讓一群快倒閉的企業咸魚翻身的。
3. ??通過產業整合,可以抬高門檻,把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
杜蘭特通過產品線的延伸與整合而進行合并,組建了一個覆蓋汽車市場各個領域、囊括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全部環節的制造巨人,在生產方式上區別于同時代的其他汽車生產商。既抬高了競爭門檻,也把原來的競爭對手變成了合作伙伴。這種競爭策略值得我們深思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