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永不死”
2012年,在線下做了十幾年堅果品牌的章燎原面臨著一個新世界——新興的消費群體愛上網購,平臺類電商爆發。這位堅果行業老兵果斷披上 “互聯網的外皮”,利用網絡渠道打造線上堅果品牌三只松鼠,向他干了十多年的線下世界開戰。
剛過去的2015年,三只松鼠至少完成了兩大轉變:由單純的堅果品類到多品類的擴張,把它從一門小生意轉變成大生意;章燎原的關注重心從生意轉到管理,在松鼠內部推出了“11545”文化行動綱領。也是在2015年,三只松鼠獲得峰瑞資本投資的 3 億人民幣 D 輪融資,銷量達到 25 個億,是2014年的兩倍多。
在線上高舉高打3年后,2016 年,老兵章燎原又有了新的目標:到線下去。在他看來,零售全渠道肯定是必然趨勢,因為消費者在哪里,三只松鼠就要到哪里。
之所以轉到線下,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堅果在線下很難成為品牌。它是一個高價值的初加工產品,線下流通銷售的方式不能支撐這個代理體系的運作。
其次則是消費升級的推動。80、90后的消費力比較高,消費升級使得他們對品類上的需求由過去的瓜子延伸到堅果。而線下又剛好沒有堅果這樣的品牌。
最后,初創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抓住品類升級的機會。在前端營銷方面采取直接、粗暴、低價的宣傳方式,使得擁有剛需的消費者很容易接觸到這個品牌。
在抓住以上機會完成布局后,我們在品牌、產品體驗上進行一系列的升級,讓顧客在 “認知品類-接觸品牌” 的過程中逐漸認可我們。這也是零售業不分線上和線下都應該遵循的本質:把產品和服務做得更好。但不同點就是線上的操作速度更快,消費者和商家可以互相更直 接地找到對方,并進行交易。因此,互聯網品牌運作可以在短期之內有一個更大量級的變化。
對三只松鼠來說,2015年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從一門小生意轉變到大生意,為此我們進行了由單純的堅果品類到多品類的擴張。一部分原因是所謂的 “爆款” 在銷售上面臨更大的挑戰,比如在淘寶類平臺電商上增速放緩,或者受到多品類電商在銷售規模上的沖擊。這使我們不得不通過擴展品類來提高銷售規模。
面對這一矛盾,我們在5月份進行了三大品牌的合一。目前看來,這個策略表現很好。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堅果本身也是零食的一種。因此在跨向多品類的時候,三只松 鼠作為零食品牌的本質并沒有改變。但我們在轉型過程中預埋了一些信息,比如宣揚三只松鼠是中國堅果第一品牌,保留我對堅果市場的訴求。這可以讓消費者認識 到:除了堅果以外,三只松鼠還有其他很好的零食。
因此,這種全零食品類的擴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將一個理念逐漸滲透到消費者心中。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銷售方式。
三只松鼠最終想做一個產業鏈的平臺。第一代的電子商務,比如淘寶、京東,實際上是一個撮合 B、C 的交易平臺。反觀現在的工業4.0,強調個性化制造、生產。這和農業的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即未來的交易并不是 B 和 C 的關系。未來的市場,尤其是農業和若干小規模生產者組建的產業中,最有前景的方向就是深入到產業鏈平臺。這是淘寶和京東做不了的事情。因此,未來的品牌公司可能都會過渡到一個產業鏈的管理公司。(未來的品牌公司可能都會過渡到一個產業鏈的管理公司)
這也是2015年第二個挑戰比較大的問題:關注重心從生意轉到管理。創 業初期可以靠一個人或者小團隊單打獨斗。一但變成兩千人的團隊,管理的標準就變得非常高。三只松鼠做了很多跨界,人員構成比較多元化:年齡從 20 歲到 60 歲,職能從創意到客服都有。這種多元文化有時并不完全利于整體品牌理念的建構,因為不同背景的員工很難認可單一的價值觀。
因此,今年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建設企業文化。在企業使命愿景的基礎上,三只松鼠推出了一部 “11545” 文化行動綱領,即 “一個方針、一個理念、五不、四要、五個凡是”。
(企業文化可以讓員工時刻保持警醒和團結)
除了改進企業文化,增強管理的另一個方法是確立員工的獎懲制度,同時對一些內部流程進行改變,重新建立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連接。其中最大的紐帶就是一個 “云質量平臺”,把所有平臺用戶每天超過幾萬條的評價,統一到管理平臺并進行分析,尤其注重物流、質量、服務這幾個板塊。分析后將結果實時傳遞給我們,使 我們的供應商能夠實時地改進產品服務。這些 C 端產生的數據又加強了客服、工廠質檢、工廠員工、物流員工的連接關系。很多針對他們的考核都圍繞這些數據形成。
因此,三只松鼠今年在管理上 有很大的突破。以用戶為中心,通過文化和互聯網手段,重新建立客戶、生產者、管理員工之間的連接、考核等流程體系。即使我們的品類從幾十個擴張到三百多 個,人員規模從去年的少于一千人發展到 2015 年的兩千余人,管理、文化都是和這種擴張匹配的,并沒有出現邊際收益遞減。銷量也從 2014 年的 11 億達到了2015年的 25 個億。
我個人覺得零售全渠道肯定是未來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原因很清楚:消費者在哪里,我們就要到哪里。而且得益于移動支付帶來更好的服務,全渠道的展開也更為簡便。
我們過去認為三只松鼠并不會進入線下。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直白地講:三只松鼠一定會進入線下。但 對于我們這種互聯網品牌跑到線下去,它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我個人認為,第一是相對過去傳統線下模式,線上轉到線下要能在產品架構上體現出競爭力,成本更 低,價格更有優勢。其次,通過 “一城一店”、社區推廣,送貨到家等模式,“線上 + 線下” 的服務和體驗比純線上更好。
如果將 O2O 模式借鑒到這一行業中:線上企業跑到線下搭建渠道、品牌體驗店。當覆蓋完全國所有的城市后,我希望70%的交易來自線上,30%來自線下,這樣我就平衡了成本關系。
(線上線下交易的結合有助于平衡成本關系)
跑到線上去的線下企業在平衡成本的問題上會有更大劣勢。對于三只松鼠這樣的 “線上轉線下” 企業,線下門店的產品、價格與線上整體商品管理中心是統一的,而且消費者對于商品觸手可及。這種競爭力非常強。
也就是說,線下渠道本質上是一個體驗點,核心目的是服務上的升級。如果你從線上跨界到線下,或者相反,卻不解決成本和服務升級的問題。“全渠道” 只是一種假的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