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工業房地產的優勢,他獨辟蹊徑,打造出全國最大的民營科技園。他說,與別人爭路,不如自己開路。20年,軍隊生活給了他果斷而又雷厲風行的性格。14年前,他以中校軍銜轉業,來到天津,建立鑫茂集團。
1992年,北空某部正營級軍官杜克榮懷揣4000元安家費轉業至天津市服裝進出口公司。服裝進出口公司下屬的服裝職業學校有一個水暖工程隊,因為難以為繼瀕臨解散。杜克榮給了學校5萬元,把工程隊收編在自己名下,取名“鑫茂建筑裝飾工程公司”,帶著十幾個人,開始了商海之旅。
4000元起步,到95年挖到第一桶金,開始建廠房,生產服裝,再到96年開始涉足廠房建造,隨后的購地、建房、出租、出售,一路走來,當初的“鑫茂建筑裝飾工程公司”已經發展到如今天津首家以開發建設民營科技園、投資發展高科技產業、孵化中校科技企業為主業的民營科技投資集團,期間蘊含著太多的曲折和艱辛。目前,鑫茂集團擁有42家控股和參股公司,資產總額24億元,經營范圍涉及工業房地產開發、產業園物業管理、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進出口貿易、商業零售、培訓咨詢、餐飲娛樂酒店等多個領域。
在14年的艱苦創業歷程中,鑫茂集團堅持“國家提倡的、政府支持的、市場需求的”投資宗旨,秉承“實現自我,奉獻社會”的企業理念,踐行“與人爭路,不如自己開路”的經營戰略,倡導“講政治、講奉獻、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憑借著永不滿足的挑戰精神,于1998年和2001年,按照“置地+建房+招商+服務”的鑫茂模式,相繼建成南開和華苑兩個鑫茂民營科技園,占地220畝、投資額6億元、創建了建筑總面積26萬平方米的樓宇化單元式工業廠房,引進中外科技企業300余家,年創科工貿總收入45億元,納稅2.64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政府涵養稅源做出了貢獻。鑫茂民營科技園以“民投、民建、民管、民享”的特色,在2000年全國首屆民交會上被評為全國最大的民營科技園,2002年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十佳民營科技園”,2003年榮獲國家科技部“中國民營科技促進獎”,2004年又相繼被國家科技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中國天津鑫茂民營科技示范園”和“天津市都市工業鑫茂示范小區”稱號,就在今年剛剛結束的全國科技產業園研討會上,鑫茂科技園被評為“全國先進科技產業園”,杜克榮也獲得了“全國科技產業園先進管理者”稱號。
2005年11月2日,天大天財原第一大股東天津大學將近3千萬國有法人股以每股2.98元的價格轉讓給鑫茂集團。鑫茂集團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鑫茂集團就此進入了資本市場,為鑫茂集團的長遠發展打造一個戰略平臺;通過在這個平臺上的經營運作,使鑫茂集團在經營管理水平、企業規模、知名度等方面再上一個新臺階。
據介紹,鑫茂科技園在功能設計和總體布局上既體現了實用性強的特點,又表現出了強烈的現代化、國際化特色。園內的產業加工區建有多棟單元式標準廠房,廠房設計為一梯一戶和一梯多戶,客貨分流,單元內布局合理,可充分滿足企業生產所需。商務辦公區則是專為成長型企業量身定做,擁有1000平方米的彈性空間,適合辦公、會議和科研。所有樓宇均按照數字化、智能化標準要求配套相關設施。環境建設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每座大廈首層建有共享空間,綠樹石徑、茶亭香閣、會客小區、企業展廳、觀光電梯等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充分體現了人與環境的和諧。
杜克榮說,人才引進、成果轉化、創辦企業是鑫茂科技園建設的著眼點,為此,鑫茂集團將著重打造2個平臺。一是科技集成轉化平臺,在天津市高新區產業政策、資金和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吸引高校、院所、軍工企業的博士來園區創業。在創業期間,該平臺將利用鑫茂集團現有的資金、廠房、信息、人才、物業管理等相關資源的支持,促進創辦的博士公司形成以鑫茂文化為特色的企業文化和科研氛圍,促進項目產業化并形成產業集群,從而降低市場開拓費用,拓展市場空間,提高博士創業成功率和增加企業競爭力,把這些企業做大做強。這個平臺的核心是要建一個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主要由創意室、設計室、實驗室和服務站構成,為成果轉化創造條件。二是創業服務平臺,通過博士后工作領導小組、鑫茂中小企業投資公司等為創業著提供創業輔導和創業支持,并對入駐企業給予投資融資、廠房場地、管理咨詢、市場開拓、信用服務等26項具體支持措施。
杜克榮說,集團將用3年時間把鑫茂科技園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孵化器,成為天津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實現華苑鑫茂民營科技園、南開鑫茂民營科技園和鑫茂科技園?軍民兩用技術產業基地的三園連鎖,形成建筑面積達5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000家、博士公司100家、實現利工貿總收入100億元以上、就業崗位達3萬人的大規模科技園區。
做好孵化器的根本在于了解企業的需求是什么,這樣才能解決企業的困難,提高對企業全方位服務的質量,“服務產業化”是杜克榮說的,他說目前進入科技園孵化器企業99%的成功率與做這些工作是分不開的,就像39.5度,21天,這些是雞蛋孵出小雞必要的條件一樣,可是雞蛋僅僅是孵出小雞,僅僅是“入孵”與“畢業”,科技園的孵化器卻并不是如此簡單,它的價值在于升級,在于給企業節省時間、精力和緩解資金壓力,在于幫助企業發展壯大,軍民兩用產業基地就是為科技孵化器提供保障的大后方,換句話說,杜克榮的科技孵化器不止是要給入園企業提供一個最合適的環境,更始給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最大的支持。
做人,誠信最重要,做企業也是這樣,2005年11月,全國第一家民營科技園信用共同體在鑫茂科技園成立,這是由天津農村合作銀行、鑫茂科技投資集團和鑫茂科技園駐園企業結成的信用商戶團體,對信用共同體,杜克榮有著更口語化的解釋,“信用共同體與擔保公司不同,我們保證信用性企業不少于95%,是因為三方都曾宣誓整體全額擔保,替還不起錢的人還錢,不需要抵押收據,我們的宗旨就是不讓一個企業掉隊。”
繼住宅、商業和商務之后,工業房地產領域的開發也開始加速。2004年底,位于華苑居住區附近的軍民兩用技術產業基地的亮相,使天津工業地產投資價值與潛力被進一步關注。
鑫茂科技園?軍民兩用技術產業基地,是鑫茂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它集創新理念之大成,是高科技鑫茂的代表作。它坐落于天津市華苑產業園區內,是融合SOHO創業空間、各類商業型寫字樓、單元式工業廠房等不同建筑形態的綜合性科技園區。由18棟樓組成占地120畝的樓群,最高的一座25層100米高的孵化大廈是國內目前最高的廠房。軍民兩用技術產業基地的設計與傳統建筑相比,不但讓土地的使用效益翻了一番,而且在功能和總體布局上,表現出了強烈的現代化、國際化特色。
中北鎮項目是鑫茂集團以響應黨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為前提醞釀而生的,杜克榮說,中北鎮項目的開發、建設將圍繞我國小城鎮建設的主題展開,根據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同志“以產業化提升農業,以城市化帶動農村,以工業化富裕農民”的重要指示,高標準地規劃、設計和建設,以適應產業聚集和生態宜居新型小城鎮和新村莊建設原則,最大限度地實現土地集約利用。新項目的開發將緊跟時代形勢,圍繞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展開,在工業園區化、農業大田化、居住樓宇化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采取多元化的設計,涵蓋更多的創新理念,滿足社會與經濟雙方位的需求。這表明,鑫茂科技園建設和科技產業的投資都是在追求一種長期效益,建立起了一套長效機制,并沒有把企業利益的最大化作為唯一的目標,而是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鑫茂集團位于中北鎮的地塊占地2000畝,杜克榮說,除去在中北鎮拿地在地理位置上距離華苑有優勢外,解決村民的長期發展和實現社會的長期收益也是一大因素,這是一個多贏的事兒,中北鎮項目計劃分三期開發,其中主要是住宅、院落式廠房和廠辦樓,總建筑面積達到240畝,其中景觀帶將占到40%,項目的開發理念是要建成庭院式莊園,實現“一步一景”的景觀規劃,既有工業園的規整,同時兼有農業園的靈活多變。
杜克榮在描述新園區的規劃藍圖的時候顯得相當興奮,規劃、布局、設計、土地、成本,杜克榮在處理這些“命脈”因素時很是游刃有余,他總是說“聚財先聚人”,只有好的員工好的團隊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
杜克榮說,自己的創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南開和華苑兩個科技園的建設和使用是第一階段,正在建設中的軍民兩用技術產業基地的建設是第二階段,而規劃中的中北鎮的開發是第三個階段,完成三個創業階段以后的打算是什么?杜克榮回答這個問題時很是自信滿滿,“中北鎮是一個10年的遠期規劃,中北鎮2000畝完成以后,鑫茂對科技園的發展將會告一段落,到時鑫茂就已經形成自己的產業鏈了,可以培養自己的科技產品,包括軟件、智能儀表、錫土基地等等”,看得出,他對自己的未來規劃相當看好。
從最初4000元的安家費到如今24億的資產,杜克榮的企業理念卻是“做別人不做的”和“做利潤低的”,他解釋到,別人不做的未必沒有利潤,而利潤低的也未必不能賺錢,他說他不想要競爭對手,他追求的也不是短期的利潤而是長期的利益,同時最關鍵的是自己可以天天思考怎樣創新。
創新的路是艱難的。杜克榮在談到創新時感觸頗多,“其實創新就是一種創造的過程,鑫茂的每個員工都需要天天想不同的問題,想下一步應該怎么做。鑫茂人在創造這條道路上已經走了很久。”言外之意,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創新,因為從起步創辦民營科技園那天開始,就注定了這是一條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道路。也正因為如此,鑫茂人竭盡所能地發揮著自己的潛能,一步一個腳印地用實踐詮釋著“全國最大的民營科技園”的內涵。
不走尋常路注定了要經歷更多的艱難,忍受更多的寂寞,這是杜克榮14年來創新科技園的心路歷程,可是,正是因為有了創新的激情和動力,他的科技創新才走到了如今的高度。
回憶起當年自己在簡陋的辦公室里為房型畫布局圖的日子,回憶當年上級領導尖銳指出“鑫茂做的是違規的事”的論斷,杜克榮仍是感慨,如果當初沒有堅持下來,如果當初沒有獨辟蹊徑的構想,今天少的不止是一個民營科技園這么簡單,還少了一個標本,一個范例,一個地產界的新形式。
創造了中國民營科技園第一品牌之后,杜克榮沒有駐足,而把它作為一個新的起點。他認為,一個企業家的心有多遠,事業就能走多遠。現在的鑫茂集團和鑫茂民營科技園只是“冰山一角”,他們的心理空間遠比這大得多。
真正的鑫茂科技園來自中國,屬于世界。鑫茂集團別具匠心的運作方式推動著中國工業樓市國際化的進程,在這個將科技和地產的融合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平臺上,與國內外各行業展開信息資源共享、科技資源相互整合、擇優配置的廣泛合作,把培育國際名牌產品、培育優秀科技企業、培育新產品、新科技、新工藝作為直接的戰略定位,有了開拓的方向,有了時刻的創新,有了不絕的激情,杜克榮和他的鑫茂集團將會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