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材料:
我是一家臺資制造加工企業的總經理,公司規模近2000人,薪酬在本地具有一定競爭力。以前公司在員工管理上相對寬松,比如員工上班偷偷吃東西、聊天、聽歌等,只是口頭警告或象征性地懲處一下。現在受整體環境變化的沖擊,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臺灣總部要求公司仿效富士康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各項管理制度尤其是行政管理制度變得十分嚴厲。公司保衛課成了新行政制度執行的特種部隊,經總部授意,對保安人員的績效考評KPI里除了門禁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重大意外事故管理之外,還特別增加了員工違紀查核管理:每天每名保安員必須查處5名員工違規違紀行為,且以此項評估結果作為保安員末位淘汰的依據,一季度內查處違紀行為最少的保安員將被淘汰。而且,保衛課查處的違紀行為可以不報經我這里,直接由總部管理處公告處理。
一時間,公司亂象不斷,為查處一員工上班吃糖,保安員站在員工身邊半小時;為查處員工上班看手機,保安員追著員工在車間轉圈……保衛課漸漸演變成了“東廠”,員工與保安人員的矛盾急劇尖銳,這種情形讓我與其他管理人員憂心忡忡。現在,我們該對KPI進行怎樣的調整與設計,才能在堅持總部“嚴律出效率”的思路下,既讓保安人員能執行紀律監督,同時又避免出現他們與員工之間的對立,讓公司紛亂不堪?
案例解析
多管齊下跨越制度的鴻溝
作者:馬本軍 發布于《經理人》雜志
俗話說:“沒有規矩,則不成方圓”,對于企業而言必須建立清楚明確的員工行為規范,才能夠保證正常的工作秩序,否則就會亂套。“世界上最優秀的管理在軍隊”這句名言,被世界上許多知名企業家所認可,究其原因,是在軍事化管理下形成許多優秀品質,比如強烈的使命感、榮譽感、責任感及敬業、專業、精業的團隊精神等,都是企業的一筆寶貴財富。
但是,半軍事化管理是否能夠在一家企業生根并開花,助力到企業員工的管理,是要受到諸多條件的綜合影響,比如說企業文化的傳統、管理層在制度設計和執行時的一貫性、過往員工的接受程度、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等,否則應一定會出現本案例的情況,結果是出力不討好,反而形成惡性循環,無法達到嚴格工作規范的初始目的。就這家企業而言,在對員工的管理方式上存在單純的模仿或復制成型企業的作法,一味強調保安人員要嚴管理、強約束、重處罰的情況下,就一定會形成在監管與被監管的過程中,一個為保住工作,一個為了不被處罰,必然會發生強制和被迫執行的情況,由問題演變為雙方的積怨,最終形成保安為代表的公司與員工之間的矛盾。
管理是藝術而不僅僅是嚴格的紀律和制度,這種藝術性更多地體現在管理員工的方式上,管理規范只有員工從內心深處愿意接受并樂意身體力行時,管理層的目標與員工的行為習慣就會融為一體。
一、避免制度成為冷面殺手
在設計員工日常管理規范和管控方式上,要更多注重制度和規范的實際效用,不能只一味口號式的強調“嚴律出效率”,而忽略了管理的藝術性和柔性因素,企業建立各種管理制度雖然是一種約束條款或預防性措施,自上而下必須得到保證執行,但更應當注重改進、保持和完善,通過多種途徑向員工進行宣傳和培訓,讓員工知道和了解相關管理制度與規范的來龍去脈,并留下相關記錄信息,這樣才能保證制度的有效貫徹,并通過事后檢驗和調整不斷地保證它的效果和活力,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條款,使其失去生命力,變成冷面殺手。
二、明確規范分類管理
同時,在建立員工管理制度和紀律規范等相關約束性條款制訂前,應當確立企業共同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及時收集、反饋員工表現行為,使其明確企業當中支持和反對什么,并對其進行分類、分級,設立不同響應級別,建立對應獎懲標準,最終形成制度。
三、齊抓共管促改進
員工管理是各部門、各級領導齊抓共管的過程,不能變成讓員工認為是保安人員為企業創收的方式。員工歸屬職能管理部門,部門主管應當是員工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而不是保安;員工歸屬領導可通過保安人員的監管來發現和解決員工管理的問題,預防管理空白地帶所造成的工作損失以及降低運作效率。如果員工的直接管理者不愿面對,保安人員長期擔任警察角色,久而久之直接主管的管理公信力和管理職能會被淡化,造成員工歸屬感的降低,進而形成職能管理者的職責缺失。應當將員工管理納入到職能管理者的考核當中,并將發生次數等納入到績效改進當中,形成共管局面,而不是保安人員單一的處罰為主。
四、通過獎勵來強化宣傳效果
采取獎懲并行的方式,應當明確處罰僅僅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反復強調執行力和軍事管理這種企業文化轉變的必要性,多做制度的宣傳和培訓(含各類長短會議或宣傳欄等),增加員工對制度的敬畏意識和自律意識。同時將相關處罰金額累進相關獎池當中,對日常表現優異的員工作為獎勵對象,在員工當中樹立正面的影響力和模范效應,并結合相關比賽活動加強制度貫徹力度。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多樹立正面榜樣,多獎勵少懲罰,讓員工了解什么是正確的,從而讓員工從內心愿意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