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故事40
哲理系列——《四元錢的尷尬》
故事概要:
“爸爸,星期三上體育課的時候,我們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把當老母雞的徐子豪的衣服拉爛了,要每個人賠6元錢,昨天大家都賠了,徐子豪說我是他的好朋友,只賠4元錢就行。可我認為大家做游戲扯壞的,又不是故意的,不應該賠,可大家都賠了,今天是星期五我不賠不行呀?!毙瞧谖逶缟?,正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出門上學前對我說道?!澳悄銈円郧按蠹乙黄鹱鲇螒蚧蚧顒拥臅r候,搞壞了同學的東西也是賠償了嗎?”,“是的,我們班上弄壞了別人的東西,都要賠的,上次他們把我的文具盒砸壞了,是買來賠我了的?!保犃藘鹤拥幕卮穑姨蜕砩系腻X包,可發現錢包昨天下班時忘在辦公室里了。“怎么辦呢?為了兒子的尊嚴,今天是周五,再不賠兒子也不好說呀?!保谖覟殡y的時候,突然想起,只有動用那已收藏10多年的整鈔了,于是極不情愿,也不得不從300張全新1元連號整鈔中抽取了4張交到了兒子手里。
點評:
1.我們無意去評價同學們搞壞東西賠償規則的正確與否,放眼開來,要想在一個組織中生存下來并發展下去,只有首先尊重環境、尊重游戲規則,真正融入到集體中,才能伺機去尋求促進或改變那些不利于組織發展或不良的規則和要求。
目前,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各種原因,很多都或多或少對陌生環境較膽怯或在與同學朋友相處的時候唯我獨尊,很難有效地融入到社會大家庭環境中,老師、家長對孩子團隊合作、與人友好相處能力的訓練非常關鍵。
2.4元錢不多,但它不情愿地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四元錢的尷尬”告訴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偶然發生的事情確實很多,同一件事情,對不同的人重要程度是有較大差異的,對你是小事,但對其他人也許就是大事,要分清和妥善處理好這些事情,需要我們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然后迅速作出決斷才行。
(余尚祥原創哲理小故事,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