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探源八:從卓別林《摩登時代》員工的精神失常到富士康的員工墜樓
卓別林《摩登時代》影片中,羊群互相相擁著走過,大群工人互相相擁著走進工廠,影片其實暗喻了工人的命運其實就和羊群一樣。主人公夏爾洛在不斷加快的傳送帶作業線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機器齒輪中、被吃飯機器在他驚恐的臉上扇打……精神失常的夏爾洛被送去精神病院,出院后失業。
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表現20世紀初社會化大生產。卓別林曾經評論說:“這部電影是批評我們的機械化生活方式。”卓別林站在批判角度揭露資本家剝削工人以獲取剩余價值以及這樣一種生產方式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
不可否認,以泰勒的科學管理為主導的企業管理方式,工人簡單勞動與機器緊密結合,這種生產方式作為社會化大生產早期的主要生產方式,一方面緩解了勞資雙方的緊張矛盾,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積累了豐厚的社會財富;而另一方面,因為存在著嚴重忽視工人人格和生命尊嚴,工人士氣低下,導致嚴重的心理疾患和精神病癥問題,從而形成新的勞資矛盾。
伴隨標準化生產和流水生產線的出現,工人的專業化分工被無限度細化。此時,管理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達到了極致,工人被緊密地結合在機器周圍,高度熟練的進行單調乏味的簡單勞動。機器成為整個生產過程的核心,人僅僅作為機器的附屬而存在。
富士康員工墜樓與卓別林《摩登時代》員工的精神失常,有著極其相似的工作背景,他們所經歷的精神痛苦是共通的。
心理探源九:工廠現場低頻噪音使員工產生的軀體化反應
富士康四幢宿舍前面,便是面積龐大的密布的車間區。數以千計的“機器”同時工作與使用,疊加為嚴重的低頻噪音。坐山上,雖相隔一千多米,仍覺沉悶煩躁,有強迫逃離的感覺。在此工作環境下,員工容易導致精神抑郁。
人體實驗證明:
低頻噪聲下,人腦電波發生變化,導致條件反射異常——頑固性頭痛、神經衰弱和腦神經機能不全。
80-85分貝時,人易激動、感覺疲勞,頭痛;
95-120分貝時,頭部鈍性痛,易激動、睡眠失調、頭暈、記憶力減退;
140-150分貝時,發生恐懼和神經系統緊張性增高。
低頻噪聲可長距離奔襲和穿墻透壁,不容易衰減。低頻噪聲頻率與人體臟腑頻率接近,引起共振對內臟影響很大。
員工被迫長期受低頻噪音襲擾,產生軀體化反應——交感神經緊張,心動過速,血壓升高,內分泌失調;心、肺、脾、腎、肝受到不可逆損害;煩惱激動、易怒,甚至失去理智;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神經官能癥;聽力和神經系統影響很大;長期危害會影響心智。
他山之石:楊利偉在他的自傳《天地九重》中描述到:飛船共振26秒我差點犧牲。升空時,火箭和飛船急劇抖動產生共振。人體對10赫茲以下低頻振動敏感——它能讓人的內臟產生共振。低頻振動疊加——痛苦感越來越強,五臟六腑都要碎了。我難以承受。覺得自己快不行了。
心理探源十:工廠現場和工作物理環境因素
40萬員工人擠在不到3平方公里土地上。工廠生產主板和數碼相框的生產線,白色防靜電服,手套、指套、鞋套、帽子是必備裝——工作環境缺氧。
長期使用耳塞的潛在健康隱患——插入耳塞會導致中耳氣壓上升,推向耳鼓導致疼痛,插耳道易被推進中耳,造成耳鳴,減弱聽覺,疼痛或細菌感染。此外,綿狀耳塞可能引起耳內感染。成為耳炎激發因素, 在溫暖潮濕環境下,細菌繁殖旺盛。
他山之石:美國心理學家貝克斯頓等在大學實驗室進行感覺剝奪實驗
剝奪感覺實驗結果:無人能在孤獨實驗中忍耐3天。感覺剝奪實驗停止后,50%的人出現了幻覺,包括視幻覺、聽幻覺和觸幻覺。實驗條件:嚴格控制被試感覺輸入。視覺——戴半透明塑料眼罩,沒圖形視覺;觸覺——戴套袖和棉手套,限制觸覺;聽覺——頭枕U形泡沫橡膠枕,用單調嗡嗡聲限制聽覺。感覺剝奪實驗停止后,50%的人出現了幻覺,包括視幻覺、聽幻覺和觸幻覺。 視幻覺——多在感覺剝奪第三天出現,幻覺經驗如光的閃爍,沒有形狀,常常出現視野的邊緣。
聽幻覺——狗狂吠聲、警鐘聲、打字聲、警笛聲、滴水聲等。
觸幻覺——感到冰冷鋼塊壓在前額和面頰,感到有人從身體下面把床墊抽走。
腦電波分析,證明被試全部活動嚴重失調,有時甚至出現幻覺(白日做夢)現象。
周琳 國家執業高級心理咨詢師
國際注冊(IARI)高級心理咨詢師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EAP高級咨詢師
廣東社會學會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廣東省企業文化協會EAP促進委員會副主任
國際認證與注冊協會“國際注冊心理咨詢師”中國專家委員 廣東社會學會健康專委會企業心理管理中心首席心理咨詢專家
詳情登陸:www.linzichina.com (凜子心理管理培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