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心理訓練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訓練形式,以活動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它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思考、領悟、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適應的助人過程。以達到助人自助的效果。團體訓練的特色在于培養人的信任感和歸屬感。
目前,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高素質的員工成為企業發展和成熟的關鍵制約因素,同時也是企業間競爭的重要決定力量,而定期或不定期為員工提供培訓已成為許多有遠見的企業“智慧”的選擇。當然企業員工內訓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培訓專業技能、培訓本領域最新前沿知識自不必說,為員工“埋單”心理健康保健及心理素質拓展服務也成為時尚,而這種培訓尤其以團體心理訓練為最佳首選。團體心理訓練因其開發個體潛能、形成合作團隊、實現職業生涯的最新生長點、減輕工作壓力、保障員工心理健康等優勢,而在該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體驗式學習因素,使學員有更強烈的學習動機,受到的沖擊更強烈,允許個體差異;而游戲治療因素,使游戲更容易激發人的情緒體驗,具有吸引力、沒有人為色彩,減少緊張和焦慮。
以德國心理學家勒溫為代表的團體動力學理論認為團體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個體之間的互動過程,它必須達成個體之間的一致,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通過引起團體變化而改變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得多,通過團體對個體的作用可以促使個體最優發展。
團體心理訓練分為治療性與發展性團體心理訓練兩大類。治療性團體心理訓練強調治療效果,針對的成員一般在心理問題上有一定的異常。而發展性團體心理訓練則強調團體成員在參與活動過程中,不斷地自我成長和完善并發揮個體的潛能。其針對的成員則是健康的個體。
本人長期從事企業熔煉式團體心理訓練和治療性團體心理訓練,深感此訓練的優勢帶給企業人力資本的增值。曾經在對某企業進行為期一周的團體心理訓練,同時設置對照組。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社會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于訓練前后對訓練組和對照組進行團體心理測評。進行訓練前后兩組樣本的配對檢驗。結果①團體心理訓練后,試驗組SCL-90軀體化、焦慮因子和陽性項目數得分非常顯著下降;②團體心理訓練后,試驗組SAS得分非常顯著地下降。贏得了學員、主辦單位和培訓機構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