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一種老板?
————員工既是經濟人又是社會人,儒家和法家管理方法要相結合。
張妮是著名圖書策劃人,擅長勵志類、心理學圖書的創作。其在《辦公室潛伏心理學》中提到五種老板,并認為前四種是壞老板,最后一種是好老板。
第一種:無成功經驗的老板。典型案例就是金庸筆下的韋小寶。此類型的老板說好聽點是在享受人生,說不好聽就是運氣好混成了老板。對這種老板還是敬而遠之的好,因為靠運氣成為老板的概率太小了,不具可復制性。
第二種類型:事必躬親的老板。典型例子就是工作狂諸葛亮,他不知道無為而治,不知道大膽授權,不知道明確的分工,不給部下鍛煉的機會,沒有培養一大批可靠的接班人。這種老板的口頭禪是:“每一件事情我不經手就一定會出差錯。”諸葛亮隕落五丈原后,蜀漢這個家族企業也隨之而倒閉了。
第三種:輕視財富和利潤的老板。古人云: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大而言之,企業利潤是國富民強的唯一來源,否則,政府財政、人民財富只能是無源之水;小而言之,企業利潤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和員工及其家人的生計與尊嚴。對企業家來說,他們的真正責任,是在誠信守信的基礎上,通過為客戶創造價值,賺取利潤,同時給更多的人創造就業機會,給國家上繳更多的稅收。輕視利潤和財富的老板,要嘛是敗家子,要嘛是糊涂蟲。
第四種類型:老好人式的老板。這種老板對員工寬松乃至放縱,畏手畏腳,怕得罪人,不敢堅持原則,不敢以嚴格的紀律約束員工,比較好說話,總愛做老好人,因此缺少權威,沒人敬畏他們,組織也無凝聚力和戰斗力。他們只能讓自己“上天堂”,而不能帶領員工們“走四方”。于是在一片“好說好說”聲中,企業往往不久就破產倒閉了。
第五種類型:“暴君”式老板。微軟的比爾·蓋茨會對完不成任務的員工罵粗話;聯想的柳傳志就坦言拍過不少桌子,罵過不少娘;史玉柱在創建巨人時是業內有名的暴脾氣;被譽為中國現代企業管理教父的海爾總裁張瑞敏說“偉人首先是惡人”的話,而他也以“砸冰箱”和“不允許員工隨地大小便”的管理方式起家。蘋果鼻祖喬布斯說:“制造好產品不能靠民主,得靠有能力的暴君。”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以尖酸刻薄出名,他對每一個新華為人諄諄告誡:“華為就是座墳墓!”經典之處,恰恰印證了這一哲理:嚴是愛,松是害,出了事故害幾代。
管理嚴格的老板要做到:一是嚴而有“格”,即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不遷就,不放任。二是做到嚴而有“度”。對初犯的新員工而言,有些錯誤行為系客觀所致,或認識不到位,或教育培訓未跟進,則要以教育為主,適當放寬處罰標準,要注重保護其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當然,如果再犯就另當別論了。三是做到嚴而有“方”,在給予處罰的同時,還要配以多種教育方式,循循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被處罰者心服口服。四是做到嚴而有“恒”,要意識到管理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不要“事來一陣風,事過全放松”,也不要因一時的穩定而松懈,更不能因為一時的事故而氣餒。五是嚴而有“術”,要把員工當作親人,從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關心,力所能及地解決員工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員工不斷進步,把管理和服務相結合。六是嚴而有“為”,老板是企業發展的領頭羊,要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員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員工不能做到的,自己堅決不能做。
總之,員工既是經濟人又是社會人,儒家和法家管理方法要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