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民軍隊要統一思想?為什么毛澤東始終強調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是一切工作的活力源泉和生命線。紅色組織具有超強的組織力,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具有很強的思想力,能夠統一全軍將士的思想,使整個軍隊步調一致、整齊劃一。
毛澤東非常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他一直在用“思想”統帥全軍,統帥全國人民。毛澤東說:“人民解放軍建立了自己強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這是我們戰勝敵人的重大因素。”他提出了一些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方針和方法,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實行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和瓦解敵軍,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
只有思想高度統一,行動才能高度一致。
在革命戰爭時期,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士氣提升,有利于目標執行,有利于軍民團結,有利于戰爭勝利。在戰爭時,士兵們真刀真槍在戰場上搏殺;戰爭之余,除了正常的軍事訓練之外,就是政治工作的學習。
毛澤東是文人,動的是筆桿子,卻提倡“槍桿子里出政權”,這是因為他在用“思想”為革命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指導。例如,在紅軍比較迷茫的時候,毛澤東寫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人們看到了革命的未來,看到了勝利的希望,為紅軍、為人民樹立了一面精神的旗幟。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說:“軍隊的基礎在士兵,沒有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沒有進步的政治工作去執行這種貫注,就不能達到真正的官長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發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戰熱忱,一切技術和戰術就不能得著最好的基礎去發揮它們應有的效力?!边@強調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我們再看,毛澤東所著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是充滿辯證唯物主義的,這是紅色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路線和科學世界觀的哲學基礎。他強調“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加強組織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對于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不僅要求加強黨內思想教育和管理,而且要求加強對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是因為,做好黨員和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有利于組織的自身建設,因為統一思想才能保持步調一致;對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使他們認識到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意義,認識到革命帶來的好處,從而讓組織獲得更多群眾的支持。1948年初,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中指出:“部隊內部政治工作方針,是放手發動士兵群眾、指揮員和一切工作人員,通過集中領導下的民主運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三大目的。”
現在,很多組織都強調企業文化建設,有的專門設立企業文化部門,設立企業文化經理、企業文化專員等崗位,因為企業文化就是一種思想,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在用思想統帥團隊。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體系、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的總和,它貫穿企業發展始終,又潛行于企業各個細節和制度中,具有超強的力量,是“理念制勝”的核心體現。
對于企業文化,柳傳志說:“我作為聯想的第一把手,是一個大的發動機。我希望把我的副手們(各個子公司和主要部門的負責人)都培養成同步的小發動機,而不是齒輪——齒輪是沒有動力的,無論我的發動機再強大,齒輪本身再潤滑,合在一起的系統所能提供的總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他們是同步運行的小發動機的話,我們聯動的力量將非常強大?!绷鴤髦镜摹鞍l動機”文化給予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柳傳志將其比喻成“房屋圖”。如果把企業比作一棟房屋,那么地基是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屋體是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屋頂是各種技術性的職能管理。他認為哈佛大學商學院有關聯想的案例里更多關注的是屋體和屋頂,對地基這個部分說不清,而中國企業的問題更多的是出在地基部分。由此可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為我國企業建設的重要內容。
正確的思想能保證正確的行動。那么,我們該如何保證思想的正確性呢?我們可以學習毛澤東。他說:“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薄耙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p>
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借鑒蘇聯的“十月革命”模式,采取武裝奪取城市的方式,先后在南昌(南昌起義)、長沙(秋收起義)、廣州(廣州起義)等大城市發起武裝暴動,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對于黨中央的“左傾”冒險主義,毛澤東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蘇聯的革命模式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中國應該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應該以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為突破口,建立武裝政權。毛澤東因為觀點與中央不同而被免職,但后來經過實踐檢驗,毛澤東是正確的,他再次回到紅軍的隊伍之中。也就是說,正確的思想一定是能夠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同時,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重復犯同樣的錯誤。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需要說明的是,只有能夠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文化才是最正確的。另外,文化不是張貼在墻上的口號,而是切實付諸行動的具體體現。像聯想、海爾、華為、影響力等企業都有自己核心的企業文化,而這些先進的文化成為其他企業學習的對象,成為吸引合作伙伴的重要內容之一。
影響力的企業文化是比較豐富的,最核心的是九大管理理念:“成功是因為態度”、“我是我認為的我”、“我是一切的根源”、“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每天進步一點點”、“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決心決定成功”、“天助自助者”和“太棒了”。對于這九大理念,每位影響力員工都必須牢記、必須理解,因為它有利于做好企業管理,有利于業績的提升,有利于客戶服務的加強。事實上,經過半年以上的熏陶,這些企業文化已經深入每位影響力人的心中。例如,他們不但自己不說“不可能”三個字,而且一聽到“不可能”三個字就會形成條件反射。
這是文化的威力,也是思想的威力!
一個組織,沒有思想就沒有高度和力度,沒有高度和力度就無法做大做強。因此,組織只有保持正確的思想引導,才能走得更遠,才能使組織力更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