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夢想而偉大”,組織因使命而充滿生機。人活著,就是為了要承載自己的使命。而夢想昭示著一定的使命感。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七律·到韶山》)這是毛澤東回韶山時寫下的詩句。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的凌云壯志,也可以看出他的使命觀與責任觀。“解放全中國”是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對這一使命作出的最好的注解。
馬云曾在2003年說:“中國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可以模仿雅虎、AOL、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模仿誰?我們只能跟著使命感走。”阿里巴巴的使命不是贏利,不是上市,而是改變世界,尤其是中國商業世界的規則。這個使命現在仍然存在,馬云2010年3月說,阿里巴巴未來十年的使命是創建“開放、透明、分享、責任的新商業文明”。
任何組織必須有使命感。有使命,才能走得更遠!
l 蒙牛作出了百年規劃,其使命是“強乳興農”;
l 聯想的使命是“為客戶利益而努力創新”;
l 迪斯尼的使命是“使人們過得快活”;
l 影響力的使命是“教育產業報國,讓中國企業更有能力受世界尊敬”。
組織管理者的使命觀一般是與組織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百度公司總裁李彥宏認為,百度的意義在于推動基于互聯網的文字和文化的復興,推動國家的進步和民族的崛起。這也是百度公司的使命。
組織的使命,決定了組織的性質,但要使全體組織成員忠實地履行組織的核心宗旨,就必須把這個相對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組織不同時期的具體目標。只有這樣,組織才能長久發展,組織才能永不停息地前進。
使命是組織存在的價值體現,可以讓組織充滿凝聚力,可以讓組織成員為之奮不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