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均衡管理基礎理論2007年8月6日,胡錦濤總書提出“均衡、普惠、共贏”國際合作理念;韓國成立國家均衡發展委員會并制定《均衡管理法》;華為、海爾、金蝶、萬科等知名企業把“均衡”作為重要管理理念;肯德基、麥當勞提出“營養均衡論”;孔子曾提出“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均衡理念;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主張“權利與收入的均衡”,古今中外均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均衡管理,是通過研究組織或系統內部各要素間的邏輯關系,以及其與外部環境相互間的發展變化規律,把握其均衡關系和運行機制,使其內外部各要素在質、量和能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度”,在結構方面保持相對穩定,在關系方面保持相互協調、相互適應,以期實現組織或系統的整體和諧,從而發揮其最大效能的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方法。
均衡管理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管理者均衡地處理好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促進社會、企業及家庭均衡、穩健、和諧、持續發展”。社會發展、國家建設、區域發展、企業管理、家庭仁愛、人與自然相處都得以均衡時,社會就實現了真正的和諧。
二、授課人簡介
蔣泓峰,經濟學碩士,均衡管理學創始人,人民日報社《信息導刊》副總編輯,世界華人華僑精英聯合會執行會長,中國創意產業協會會長,高級培訓師,資深企業管理、策劃、國際商務專家。
曾任大型企業集團董事長、總裁,親歷企業的創業、成長、成熟、衰退、再成長的各階段。經歷過水災、火災、市場波動、政策變化、人力資源等環境的砥礪,有著決策宏觀戰略、處理突發性事件的沉著和果敢;深諳企業的組建、借貸、債券、上市、并購、清算、海外業務拓展等運作,有著成熟的經驗和深刻教訓;深刻理解品質、誠信、形象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所領導的企業曾被農業部、科委、體改委、經貿委、財政部等國家部委列為試點單位并獲得相關支持。
策劃并指導運作了多個大型國內外活動和項目,為多個地方政府、企業及中企聯等進行了多場高端管理培訓,成功地為海內外部分區域政府、企業集團、社團機構、投資機構及個人發展提供了積極有效的服務。
在各類雜志、報紙等刊物發表調查報告、專題報導、管理類文章近百篇;著有《均衡管理》、《策劃與發展》、《立體人生》、《區域經營》等管理和人生激勵類書籍,為多個地方政府、 企業、行業組織授課多場。
三、課時、參加對象、預期效應
1、時間:三小時,亦可根據需要安排一天或兩天課程。
2、參加對象:縣市黨委政府領導、局長、黨委書記、鄉鎮長、事業單位領導、企業領導。
3、預期效應:了解均衡管理理論,用均衡管理理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減少社會矛盾,提高政府、企業管理水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四,課程大綱
(一) 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均衡
區域經濟是以不同的地域單元為基礎,依照社會勞動的地域分工原則,在充分發揮本區域優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具有區域特色的地域性經濟,是某一特定區域內經濟、社會活動及其相互關系的總和。區域經濟的興衰直接關系國家的全局經濟、產業定位、以及區域社會的文明程度,是國家宏觀政策的風向。主要內容如下:
1、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基礎概論
2、打造城市名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3、弘揚城市人文精神
4、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均衡
5、讓阻礙企業發展者下臺
6、特色產業與區域品牌均衡發展
7、草根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均衡
8、GDP和GNP的均衡
9、三、三、三的均衡
10、服務、監管并重——政府與企業、社會發展的均衡
(二) 企業管理與發展戰略的均衡
《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藍皮書曾統計,全國每年增加15萬家民營企業,同時每年又有10萬多家倒閉;有60%的民營企業在5年內死亡;有85%的民營企業在10年內死亡,平均壽命只有2.9年!教訓告訴我們,企業的管理與發展戰略必須與均衡發展的理念相符合。主要內容如下:
1、通用破產的啟示
2、“蝴蝶效應”、“木桶理論”折射了均衡理論
3、均衡理念下的發展戰略
4、協調好長期和短期戰略目標
5、有形與無形的均衡
6、管控體系的均衡
7、自身發展和社會推動發展的均衡
(三) 人力資本及領導藝術的均衡
人力資本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要求、人力和物力的實際情況,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人力進行科學合理的培訓、組織和配置,使人力、物力經常保持均衡狀態,同時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組織目標。有效的人力資本管理包括以下要點:
1、企業、管理者與員工的均衡
2、經營與文化的均衡——百年基業靠文化
3、人才結構的均衡——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隊
4、先求將而后求兵
5、員工與崗位的均衡——知人善任與知人善免
6、團隊建設的均衡——志同才能道合
7、管理與領導的均衡
8、建立均衡考評管理體系
9、投資者、創業者、管理者及接班人的均衡
10、適當授權與集權制衡
11、均衡管理者應具備的八種角色
(四) 科學策劃 均衡發展
策劃是一門既古老又嶄新的學問。科學的策劃才可以有條不紊地按計劃進行,以便最大效率地利用時間和資源,使事業和生活達到最好的狀態。
1,贏必有策劃
2、戰略與戰術均衡
3、廣告、公共關系與銷售均衡
4、注意力經濟時代的媒體聯結藝術
5、均衡發展的人生更精彩
6、實踐生活中的均衡
7、制定均衡的發展目標
8、居安而思危
9、成就有識、有勢的人生
講師助理:劉先生 1348506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