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場浪費的概念:
浪費從傳統意義來說是指材料的廢棄,但從現代意義及顧客角度來說,浪費是指一切不增值的活動。包括以下七個方面:過量生產、庫存、不合理運輸、生產返工、停線等待、工藝不合理、材料不良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收益的浪費。
二.主要常見的浪費:
1. 過量生產的浪費:
現代制造型企業因客戶訂單多品種、小批量、更新換代快及訂單不穩定等特點,多采
用JIT方式或參考其精神進行拉式生產,即根據客戶訂單需要進行生產計劃編排。但因工藝不成熟、產品質量不穩定、產品合格率低等因素影響為滿足客戶訂單不得不過量生產,過量生產之產品又需要進一步返工、降級、報廢,嚴重影響到企業現金流及收益。
2.庫存的浪費
部分企業因產品利潤暫時較高,產品市場競爭不充分、管理人員不作為意識等因素,無意識進行JIT方式生產,產生大量庫存,庫存掩蓋了企業生產與管理諸多問題,如計劃性差、質量問題、合格率低、生產線不平衡、生產效率低、部門協作差、供應商問題、員工違規違紀、管理人員能力不足等問題,企業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一帆風順,其實被掩蓋的問題成為企業的定時炸彈,遇到競爭加劇、利潤嚴重下降等外部或內部危機時,這些綜合因素對企業的影響是致命和短時間內無法根除的,嚴重影響到企業生存發展及投資收益。
3. 不合理搬運的浪費:
部分企業面對訂單多品種、小批量、更新換代快及訂單不穩定等特點,適應性及應對
能力差,或原來的廠房車間產線布置仍采用傳統方式而沒有及時進行改造,仍然采取單純的車間為單位的獨立生產或單純的流水線生產,車間與車間半成品轉移需要大量人工、機械搬運及倉庫。
4. 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浪費:
部分企業沒有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或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或推行不徹底只做表面文
章),缺乏現場生產所需要的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技術與工具,產品合格率較低,存在大量返工、挑選、次品、過度檢驗、客戶退貨(索賠)等浪費與損失,嚴重影響到企業及產品市場形象,并帶來客戶流失,進而影響到企業收益與生存發展。
三、尋找浪費的4M方法:
(一)、人(MAN)
1、是否遵守標準; 2、工作效率如何; 3、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嗎?
4、責任心如何? 5、有足夠經驗嗎?還需要培訓嗎 6、有改善意識嗎?
7、是否適合該項工作?8、 身體健康嗎? 9、人際關系如何?
(二)、設備(MACHINE)
1、設備能力足夠嗎? 2、能按工藝要求加工嗎? 3、保養及潤滑如何?
4、工作準確度如何? 5、是否經常有故障? 6、造音如何?
7、設備數量足夠嗎? 8、設備布置正確嗎? 9、運轉是否正常?
(三)、物料(MATERIAL)
1、數量是否足夠或太多? 2、是否符合質量要求? 3、標識是否正確?
4、有雜質及次品嗎? 5、進貨周期如何? 6、材料浪費情況如何?
7、加工方式正確嗎? 8、材料設計正確嗎? 9、質量標準合理嗎?
(四)、工作方法(METHODS)
1、工藝標準合理嗎? 2、工作方法安全嗎? 3、工作方法能保證質量嗎?
4、工作方法高效嗎? 5、工序安排合理嗎? 6、工藝卡正確嗎?
7、溫度/濕度合理嗎? 8、工作方法改進了嗎? 9、通風和光照良好嗎?
四、改善的概念及方法
現場改善概念:
全體員工在各自工作范圍內,小規模的、持續的、增值的改變以產生積極影響,使工作更穩定、更安全、更容易、更方便、更節約。
現場改善的范圍:
1.產品質量 2、工作效率 3、在制品數量 4、產品周轉及搬運 5、現場工作安全
現場改善的流程(PDCA循環):
計劃(plan)、 實施(do)、 核查(check) 、對策(action
五、現場改善的有效工具:
(一)、現場IE導入及其運用
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簡稱IE)是綜合運用各種專門知識和系統工業工程的原理與方法,為把生產要素(人、物料、設備、能源、資金和信息等)組成更富有生產力的系統所從事的規劃、設計、評價、改進和創新活動,同時為科學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IE作為現代管理的技術,已廣泛進入現代企業管理,對于現場管理與改善有重大意義,通過程序分析、作業分析、動作分析、物流分析與布置、時間研究等手段。對于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減少與消除各種浪費、穩定質量等效果已得到廣大企業認同。
制造型企業可通過IE專業人員或咨詢公司導入IE并進行實施,通過正確實施與堅持,對消除制造型企業各種浪費提高企業運營能力有重大效果和作用。
(二)、QCC活動小組及其運用
QCC系由工作在同一現場的人員進行產品質量管制的小組,在自我啟發和相互啟發的原則下,通過各種統計方法,進行不間斷的進行改善工作現場的活動,以達成改善產品質量、優化環境、提升效率、消除浪費、降低成本、提升交貨能力的目的。
QCC小組活動如能得到企業重視并給予一定組織、培訓、活動成果展示、優秀人員獎勵與提升等措施,定能對現場浪費的消除與成本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制造型企業的生產體系是企業的主體、靈魂與生命線,現場諸多有形或無形的浪費如不能有效改善與改變,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交期、成本、質量與服務,現場生產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和決定了企業的管理水平、贏利能力與生存發展,。通過本文,相信對制造型企業的浪費與改善有一定認識,并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改善與改變的動力與前進方向。
筆者歡迎企業界朋友共同學習、交流、溝通、分享與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