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道:“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曲折的上游清流,放置酒杯,杯隨水流,酒杯漂至,就取飲酒。
“引”,引來。而昨天全中國進入“進博會”時間。“進博會”與過往的包括“廣交會”,呈一“引進來”和“走出去”鮮明對應。“引進來”和“走出去”相互作用,世界上由于各國之間的自然資源稟賦不同,科技文化發展方式迥異,經濟相對的優勢也不同。所以,“走出去”和“引進來”在一個國家不同的時期意義飛凡。
“引進來”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系國展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對于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推動構建開放共贏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也展現了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攜手前行的胸懷與擔當。也必為推動全球貿易更加開放、更加公平、更加包容、更更有質量的發展。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這或是“引進來”的初衷。而有此勇氣和膽識的“引進來”,又或是開放的決心和經濟、科技、文化的底氣。
惟有“引進來”,或更能“走出去”、“走進去”。“人與自然”、“中國與世界關系”的解決之道,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得以彰顯,在“共享”、“共存”的文化交融中得以滲透,在更多“走出去”、“走進去”中互為感通,相得益彰。
“四葉草”里發出了最響亮的聲音: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習總書記的“大海”與“小池塘”的精辟論述,強調了“引進來”與“走出去”的辯證統一,動因交替,昭示著“中國巨輪”在風狂雨驟的大海中,披荊斬棘,永立潮頭。
“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永遠在這兒”,是“底子”、“韌性”“定力”、“后勁” 和“擔當”。中國猶如匯聚百川、波瀾壯闊的大海,從“廣交會”到“進博會”,世界高度關注,全球深度融入中國經濟這片大海。
“貿易暢通”的背后,還有著更多的“民心相通”,中國已啟“新工業革命”,“新工業革命”是一場以共商、共建的“共享經濟”和人文、民心相融“人文經濟”的雙輪驅動。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利他、同理心、博物學情懷、人文化的千年的中華文化,也必將在這航行的大海上為當下中國贏得世界的話語權。
“又有清流激湍……流觴曲水”,中華與世界共飲、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