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滴滴”后,華潤三九力邀袁清以內訓呼喚“人文邏輯”
共同的“人文邏輯”,一致的“價值觀念”。“華潤三九”力邀袁清,袁清走進“華潤三九”,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9月2日一整天,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營銷內訓,力邀的營銷專家袁清博士,用他在營銷界首創的“軟營銷”,回答并抨擊了長生、滴滴公司的“短視病態”,呼吁當下營銷人必須秉持的“叩問初心”和“浩然之氣”。
“潤物耕心”系華潤集團新的廣告語。華潤對這一廣告語有著“‘潤物’的解讀,它代表華潤追求商業成功的態度,與水相融,兼具綿柔與剛勁之力;其‘耕心’表達華潤心系社會大眾的信念,與情相融,飽含赤誠初心、感恩之義”的詮釋。
應邀為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做營銷內訓的袁清,則給出了華潤集團“潤物耕心”的新闡釋。
袁清說,“潤物耕心”,“潤物”系華潤的商業倫理。“天下至柔莫若水,天下至韌莫若水”。“水之潤”,水的寬容、深邃、堅韌、柔和、純凈、百折不回。圣者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文之物”,袁清繼續闡釋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的核心是道德、仁愛。道德、仁愛是對“人”的發現,對“人”本質的認識,對“人”主體性的揭示。“迭代”中,守望初心;“交融”中,砥礪前行。
而“耕心”。袁清把它詮釋為華潤的價值觀念。價值與善因,韞德與品格,相得益彰;精制與助銷,工匠與匠心,互為動因。“深之耕”,潛心滌慮,踐諾守信。讓渡價值,博物情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袁清說,“善之心”,“道德與仁愛”、“哲學與精神”、“文明與美學”、“創新與公益”。5s管理上下左右,不害衡定準繩;多元產業厚植于心,不丟推恩及人。
華潤的“潤物耕心”廣告訴求與袁清的“人文邏輯”的軟營銷高度的契合。一個多月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疫苗之殤”,8月24日浙江女孩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兩起公共事件有著一樣所求的“資本邏輯”沉疴。
“長生的銷售網絡已覆蓋近2000個縣”、“長生2017年兩個疫苗均做到了市場第二位”、“長生2018年的目標是再上個臺階,力爭實現20億元的收入目標”等等。8月28日晚間滴滴程維、柳青發表的道歉信稱,滴滴將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這所折射出的無疑都是企業過去所循的“資本邏輯”。
美國著名記者保羅·羅伯茨在《沖動的社會》中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為什么我們越來越短視?世界越來越極端?他把從美國到歐洲出現的種種轉變,禮貌地概括為一個“沖動的社會“,但更真實的是反映出“短視“這一個病態的社會現象。
一整天的營銷內訓袁清從開始的“長生”、“滴滴”事件,結合他的“軟營銷”的“營銷心學”娓娓道來。“一念向善、韞德修身、厚植于心、推己及人” ,一位營銷人對“短視病態”發出的營銷吶喊。
“人神好清,而心憂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企業需要和不斷要叩問它的“初心”。作為華潤集團重要成員企業華潤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1.20 億,其整體規模位居中國醫藥行業第二名,價值理念系關愛大眾健康,履行社會責任,追求卓越績效。顯然,企業的價值觀為典型的“人文邏輯”。
袁清“華潤三九”的“軟營銷”課程涵“新營銷系統環境的特征”、 “世界營銷的演、“更加美好的價值觀‘軟營銷’”、 “構建華潤三九的營銷‘生態圈’”、“OTC營銷的‘五大修煉’”、“渠道的‘深度助銷’”。
較具有培訓特點的是,袁清用當下所處數字時代的語境,演繹出了“產品線到人際線”的“以人為本,由物到人”的價值規律。“跨界融合”、“顛覆邊界”、“物種賦新”,這些數字時代的特征,袁清倡導營銷人完成營銷的有機更新。
“有機更新”,袁清強調,研究新的消費之旅的變化是“有機更新”基礎。消費之旅的變化體現在移動互聯的“全天在線”、“便捷的網絡驗”、“消費者質疑批判性思維”、“個性定制化”、“內涵品蘊消費”。
營銷秉承什么樣的生態,這是近幾年炙熱的話題。傳統的工商業經濟是連續性、可預測、線性思維下,而當下的經濟增長方式和增長邏輯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在經歷了計算系統的主機模式、互聯網模式、移動互聯網模式之后,我們正在進入萬物互聯,工業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或數字世界有機結合的新時代。袁清呼吁營銷人不但要尋求“自身優勢”,還要著力“生態優勢”。
華潤三九以“健康中國”戰略開啟新征程,聚焦自我診療和中藥處方藥兩大核心業務,全力推進“五大戰略舉措”:一是打造差異化產品,實現品牌升級;二是打造升級版傳統中藥解決方案;三是打造中藥大產品;四是掌控核心藥材,升級中藥智造;五是整合行業優質資源。通過實施 “五大戰略舉措”,提升公司產品設計與開發、優質產品制造、終端掌控、消費者溝通、學術推廣等“五大能力”,致力成為中國“自我診療引領者”與“中藥價值創造者”。
融國學知識于營銷培訓中,這既是袁清營銷培訓的經典,又是華潤三九“中藥處方藥”或貼切的品牌建設方略。《孟子》有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富有生命的質感的力量,是一種富有美感和情感的藝術形態,同樣應為企業營銷所秉持的價值理念。“美未必有韻也,美而有情然有韻矣”。這種“浩然之氣 ”正是在企業“人文邏輯”的建設中。
歐美開創了近代商業文明數百年,都是以股東利益最大化,以局部利益、小我利益、眼前利益最大化,卻忽略、踐踏、甚至傷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所以商業世界里面難以持續。
袁清20年的營銷生涯,其中以他在營銷界首創“軟營銷”而贏得關注。培訓中,袁清剖析道,“助推式營銷”的“硬營銷”,其特質為刻意操縱呈現給消費者的選擇,目的是為了影響消費者的選擇,“硬傷”顯露無疑。即便有些手段暫時奏效,所依賴于膚淺的消費心理模式,其模式將消費者的動機和能力置于較低位置,這或許我們多數人經歷過,直接的結果是消費者“很不爽”。
“基于顧客價值觀的引領,用‘無限擴充’的精神凝合顧客意志,徜徉于溢價、讓渡。‘軟營銷’的策略本質在于,默認營銷人和消費者都站在平等地位,相信大多數消費者的信息與你是對稱的,通過平等與消費者的溝通,用動機性工具武裝自己。這是袁清給他“軟營銷”的定義。
培訓中,袁清特別提及“軟營銷”融入了組織的規則、價值觀、信仰、歷史和傳統等人文活動。“軟營銷”不僅關注理性(邏輯和理論),還關注傷感力(情感或信仰),以及氣節(自尊和信任)。“軟營銷”的戰略就是一種方法,它教會員工如何以一種符合組織歷史和價值觀的方式思考和行事,從而追求企業的理想。
“人文化營銷”和“營銷心學”是袁清“軟營銷”的“兩個引擎”,“人文化營銷”,袁清的營銷培訓自然會被闡述。“人文化營銷”源于“人文化思維”,用“人文”化去問題,其作用是成教化、人倫化,核心是用“思想”、“精神”、“道德”、“仁愛”等,文而“化”為之。“人文化思維”,“人文‘學’后,對他人的關懷、有同理心,愿意利他”有著一樣的人文價值理念。“人文”一詞早出現在《周易》中,告別愚味,居于文明,是人類特有的“人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