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老鼠
從前,有一只真抓實干的黑貓,它每天都能捉10多只老鼠,讓老鼠們吃盡了苦頭。于是,老鼠們召開研討會共商對付黑貓的辦法。有的建議加緊研制毒藥,有的說干脆一齊撲上去把黑貓咬死。最后,還是老奸巨猾的鼠王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想法:“老鼠殺貓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殺死它,就應設法躲避它。咱們推選出一名勇士,偷偷地在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這樣一來,只要貓一動就會有響聲,大家就可以事先躲起來。”老鼠們公認這是個很好的想法。但怎樣執行呢?高額獎金、頒發榮譽證書等辦法一個又一個地提出來,但討論來討論去,老鼠們也沒有找到一個敢于執行這一決策的勇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好的想法卻不能執行,那只能是空想。同樣,對于企業來說,管理者有了決策,但因脫離了實際,無法執行,最終也無濟于事。因此,在使員工執行決策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根據本企業的實際作出科學決策,保證計劃切實可行。
聯想的制度剛性
聯想從10年前的默默無聞到今天的中關村龍頭企業,這樣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主要取決于兩大基本因素:第一點是聯想的領路人柳傳志的戰略意識;第二點是聯想強大的組織能力。
聯想強大的組織能力主要通過其制度的剛性來體現,這種剛性的制度可以克服知識分子創業隊伍的先天性弊端,使組織的制度落到實處。
聯想文化的第一個階段被稱作制度文化,即斯巴達方陣文化。
所謂斯巴達方陣文化有兩個主要特點:強調集體力量和強調制度的剛性。這種文化建立伊始,從聯想最高的領導人柳傳志到聯想的每一個基層員工,都在矢志不渝的遵守這種文化,貫徹這種文化。
以開會遲到為例,聯想規定:開會不準遲到,如果遲到的時間大于等于5分鐘,與會者就不用參加會議了;如果小于5分鐘,那么遲幾分鐘就在門外站幾分鐘然后再進來開會。正好有一天柳傳志遲到了,他遲到的時間大概是3、4分鐘,于是,柳傳志按照規定站在門口,直到站夠了規定的時間才走進會議室。試想,連公司的老總都能以身作則,其他的員工又怎么能不遵守制度呢?
康佳是我國著名的彩電生產企業,其內部有一條規定:不準在工作場合吸煙。這條規定看似簡單,執行起來卻有很大難度。但是經過一件事后,康佳的這條規定在員工中得到了認真的貫徹。
員工甲20多歲,既有學歷又有技術,在某一次企業合并中進入康佳。康佳當時的領導班子對這名員工非常器重,很快就讓他擔任了一個車間的副主任。員工甲在走向領導崗位之后,更加積極肯干,表現優秀。但是,他有一個無法克服的習慣,那就是喜歡吸煙。為了執行工作場合不準吸煙的規定,小伙子只能在午飯時或者下班后猛吸幾口,以解煙癮之苦。
一個偶然的機會,員工甲發現車間的樓梯拐口處可以作為吸煙的好去處,他個人認為這個地方不能算作工作場合。有一次,他又像往常一樣在這個地方點著了香煙,卻剛好被公司的副總經理迎面撞上。副總經理當時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很快從人力資源部發出了三條通告:第一,免除員工甲車間副主任的職務;第二,罰款;第三,全廠公示。
公告張貼之后,在整個車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部分員工認為公司的管理方式太過強硬,采取的懲罰動作過大。但是,在這件事之后,康佳沒有人再在工作場合吸煙了。
通過以上案例可知,企業制度的建設和執行都是在一點一滴的具體過程中堅持下來的,大的制度要堅持執行,小的制度也不能放松。如果只建立制度而不談如何執行,那么這個制度本身的威信就會蕩然無存。所以,一個組織要想擁有強大的競爭力,首先要在行動上尊重制度,才能從根本上尊重執行。
強勢郭凡生:“非典”發軍令
郭凡生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在管理企業與處事原則中常常顯露出軍人的直率和嚴格。
在2003年“非典”時期,郭凡生實行了嚴格的軍營制度。慧聰公司在北京昌平地區的研發基地集中了600名員工的慧聰園自行隔離封園。如果有員工要一定出園,“可以,你先交辭職報告,然后出去了就不許再回來。”不久,住在慧聰園的一名女員工因為不顧勸阻執意出園而被立即開除。
“非典”時期,郭凡生給員工下發的注意事項文件中全部冠以“CEO第×號令”。軍人的嚴格與鐵腕演繹得淋漓盡致。
“我還是那句話:令行禁止,令要行得通,止要止得住,亂世必用重典。哪怕有人去投訴,哪怕最后我要賠錢,我也要在公司樹立起規矩的威信。”郭凡生說。
郭凡生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溫文爾雅,一派學者風范,沒曾想他還有如此強勢的一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不執行,也成不了方圓。有“圓”無“方”,成不了優秀的企業家;有“方”有“圓”成就了郭凡生。
令行禁止陳峰:春節開除違規飛行員
海航集團公司董事長陳峰有過一段難忘的軍旅生活,軍隊中的嚴格管理、絕對的執行力等優良軍風被他移植到現代企業管理中來。
遇到違紀違規的人和事,陳峰處理起來不留絲毫情面。一個給員工和外界印象頗深的故事是:海航創建之初,兩名到美國接受培訓的飛行員,回來時已是臘月二十九,便直接回家過春節,沒按規定先回公司報到,結果立即被開除了。看似不近人情,但陳峰說,公司的規矩建立不起來,會影響一大批人。懲少而教多,這是嚴厲,也是善良。
海航還有這樣的規定:如果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出現了事故,公司總裁立刻降為副總裁,飛行部總經理就地免職,飛行員改行當搬運工。“我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而是教育,教育本人、教育大家。對所有人嚴格,出發點是為將來好,為事業好。”
執行是沒有大小事之分的:所有事情,無論大小;所有人,無論職位高低,只要是既定的規則,都要執行。
鐵腕任正非:“拿不下山頭就撤職”
說到企業的強勢文化,不能不提任正非和他掌舵的華為。華為的文化是強硬和激進的,這是軍人出身的任正非雷厲風行的性格和軍事化作風的深刻體現。
資源的稀缺、慣有的危機意識讓任正非選擇了“狼”式生存法,“我們是一群餓狼,只有讓狼性爆發才能生存”。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
在《我在華為打工的日子》的文章中有這樣的描述:“華為要求我們服裝嚴格統一,白色無暗紋的襯衣,黑色西褲,黑色皮鞋,深色襪子。記得有一次,我們班二十幾個男生去加班,我走在最前面,無意中往后看,清一色的黑西服西褲,齊整整地往前走,場面頗為壯觀,比黑幫氣勢強多了。有一次我們幾個人去省移動,剛進大院,對面走來網絡部主任,他見到我們,驚呼:‘華為進村了!’”
華為創業期,價值標準是“只以成敗論英雄”。“一個團打山頭,你打不下來,當場就把團長撤了,讓連長當團長,最后山頭真的打下來了,這個團長就給連長當了……小公司必須靠高層行政管理的決心來推進公司前進。”任正非以軍隊的沖山頭比喻培養干部,用教父般的執著與堅韌調教出一群兇猛的土狼,不斷蠶食獅子周圍的領地。
就像彈簧一樣,人的彈性和張力是有限的。任正非靠“鐵腕”推行的“狼性文化”讓每一個員工無論在精神上還是體力上,都已經延展到了最大限度。如果得不到緩沖,就會有斷裂的危險。
吳王與孫武練兵
孫子是春秋時期非常有名的軍事指揮家,他來到吳國之后,吳王把他當作上賓款待。有一天,吳王對孫子說:“孫子呀,都說你的軍事理論很強,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帶兵打仗?”孫子回答道:“你給我兵,我就能帶。你給我一支軍隊,我一定能把它訓練成非常優秀的軍隊。”“無論什么人,你都能把他們訓練成一支軍隊嗎?”吳王又問,孫子說:“沒問題。”于是,吳王指著自己的宮女說:“你能把我這群宮女訓練成軍隊嗎?”孫子說:“你只要給我權力,我就能把這些宮女全部訓練成軍人。”“好,我給你權力,限時三個時辰”吳王說。
于是,孫子和吳王的宮女們都站在了訓練場上。這些宮女從來沒受過軍事訓練,只是覺得這件事很有趣,大家你推我搡鬧作一團。吳王看著這情景,也覺得新鮮好玩,就把他最寵愛的兩個妃子也叫了過來,并讓她們擔任兩隊宮女的隊長。
孫子開始練兵,他大聲說道:“大家停止喧嘩,馬上列隊站好,左邊一隊右邊一隊。”但是沒人聽他的話,宮女和妃子還是在原地嬉笑打鬧。孫子也不著急,他大聲說:“這是我第一次說,大家沒聽明白,這是我的問題。
現在我第二次要求你們列隊。”這些“女兵”依然沒什么反應,玩笑依舊。這時孫子又說話了:“我第一次講話大家沒聽明白,那是我的錯;第二次沒聽明白,可能還是我的錯。下面我開始說第三遍——大家列隊,左隊站左邊,右隊站右邊。”[page]
第三次說話結束了,還是沒人按照口令行事。孫子沉下臉來嚴肅地說:“第一次大家沒聽明白,是我的錯誤;第二次大家也沒聽明白,還是我的錯;但是,第三次沒聽明白就是你們的問題。來人,把那兩個隊長帶到一邊去,立刻斬首。”馬上有士兵上來把那兩個妃子抓了起來。這時,吳王趕緊對孫子說:“不能這樣!我只是說著玩的,千萬別動真的。”孫子說:
“你是不是給我權力了?現在軍權在我手中,立刻斬首。”士兵咔咔兩刀把兩個妃子砍了。見到這種陣勢,眾宮女馬上肅然而立,所以,沒用三個時辰,兩個隊列就成形了。
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中,主人公羅文那種對上級的命令不問理由、不辭勞苦,全心全意去完成的執行力理念影響了無數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羅文在把信交給加西亞的過程中,大多是服從,自主的決定卻不多,這是不是最理想的執行力值得商榷。筆者認為,對于上級的決策,好的執行者不會教條式地盲從,而是按照任務的要求隨機應變,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婦孺皆知。和尚多了反而沒水喝了,這不能單純地理解為幾個和尚懶惰,而是涉及到和尚在運水時的分工與合作問題。在企業管理中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合理的分工、有效的合作、嚴格的監督與獎懲,就容易造成相互推諉的現象,致使執行效率低下。執行力并不只是簡單的行動力,而是一個系統的問題。要使執行力得到有效落實,不但要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形成創新求變的執行理念,還要做好團隊的分工、協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