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人都有過創業的沖動,每個懷揣堅定夢想的人都選擇了創業,但創業其實是一個高危選擇,一個創業成功的企業背后都會倒下一大片。即使在這一大片企業中活過來的成功企業,當初都經過九死一生,比如說阿里巴巴,馬云帶領團隊1995年做中國黃頁,失敗!接著1997年做網上的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算是阿里巴巴雛形,還是失敗了!這兩次失敗最大的收獲是磨煉出阿里巴巴創業團隊,我們今天看到淘寶、支付寶和天貓等明星產品的價值,其實最有價值的是背后的團隊,因為有團隊才會有產品,有產品才會有事業。
所以團隊或企業的創始人開始最主要的責任就是把班子搭好,明確企業需要什么人,并制訂清晰的招人標準,小米在找核心工程師方面定的標準就是找最好的人,因為他們通過實踐得出一個結論:一個靠譜的工程師頂得上100個普通的工程師,所以小米在找核心工程師上面不惜血本去找,因為他們知道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強的驅動力,你只要把他放到他喜歡的事情上,讓他自己有玩的心態,他才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打動他自己,才能打動別人。所以今天小米很多的工程師,他是在邊玩邊創新的。
其次是找到最合適的人,合適的人要符合幾個條件:1.最好和企業的文化類似,有著和企業相同的夢想。2.他的能力是企業所需要的。3.企業能給予他空間和支持施展他的能力。最合適就會讓成員有創業的心態,并讓他所做的事情是他極度喜歡的,在這樣的情景下成員就會自我燃燒,就會有更高主動性,這樣就不需要設定一堆的管理制度或KPI考核什么的。
最后是讓最合適的人為我所用,有句話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并為我所用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所以很多企業高層都覺得找一個合伙人很難。當初在創建小米時,雷軍從來沒有硬件創業的經驗,因此要搞定硬件工程師其實非常困難,而雷軍的做法就是用excel表列了很長的名單,一個個找合伙人。找到一個硬件工程師,雷軍打了90多個電話,而為了說服一個硬件工程師加盟小米,雷軍與他連續談了10個小時,他始終不相信小米能盈利,最后雷軍問他,你覺得你錢多還是我錢多?工程師說當然是您錢多,那就說明我雷軍比你會掙錢,不如我們倆分工,你就負責產品,我來負責掙錢。而最后他選擇了加入小米,正是因為雷軍說的這句話。
關于如何找到更多人聊,雷軍給出了這樣的一個方法,他說“如果你沒有我那么多名單可以聊,你可以先問問自己,你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個公司的人,然后就去那個公司樓下咖啡廳等著,看到人就拉進來聊,總能找到你想要的人。”
對于如何讓人才為我所用小米還有一個絕招就是軟磨硬泡,只要有人才來公司面談雷軍就和創始人團隊,輪番上陣面談,有很多時候都是一聊就近10小時。小米手機硬件結構工程負責人第一次面試是在雷軍辦公室,從中午1點開始,聊了4個小時后憋不住出來上了個洗手間,回來后雷軍說我把飯定好了,咱們繼續聊聊,后來聊到晚上11點多,他終于答應加盟小米。過后他自己半開玩笑說:趕緊答應下來,不是那時有多激動,而是體力不支了。
創業團隊找到合適的人搭好班子是重中之重,因為這個班子決定了組織的未來,當初蔡崇信說要加入阿里時,馬云高興的要跳西湖,因馬云知道蔡崇信所能產生的價值,因為一個人才的到來就相當于開創了一片廣闊的天空,也能為企業贏得了巨大的空間。相反如果找來一個不合適的核心成員,隨著企業的發展他的損傷也是巨大的,搭班子這個工作就像一棵樹的根部,如果樹長不好是因為根的問題,就需要把樹連根拔起,這個成本就太大了。所以團隊在初創初期領導人一定要下大功夫去找合適的人,不能隨便,因為你有什么樣的團隊往往決定了你能做多大的事業,一個隨便的團隊只能做出隨便的事業。
文章作者:韓增海 此文章為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章來源:眾能慧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