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華點評38度兒童退燒藥的品牌策略
受醫藥經濟報委托對桑迪、張繼明、董惠萍等人發表的《“38度”品牌策略撼動兒童退燒藥市場》的案例進行點評。現把很多黃德華老師的點評與大家分享,目的對于從事醫藥營銷的產品經理提供借鑒與參考。案例具體內容這里就不一一展開,有興趣者,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搜索引擎找到。
黃德華老師給與這個案例的評分為60分。他認為這個案例是中國現階段品牌策劃的經典案例,注重了品牌概念與品牌標志的關聯策劃,運用了差異化戰略進行品牌概念的提煉,在品牌傳播時運用了“占位法”。但是該策劃依然會走向曇花一現的命運。因為它不是來自患病的小孩及其父母,也沒有去患病小孩及其父母那里驗證。
黃德華老師認為從事市場營銷的產品經理,在設計與策劃時,一定要記住營銷大師毛主席的教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讓品牌“從消費者中來,到消費者中去。”在具體操作中要象毛主席那樣寫出“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和“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市場分析文章。作為產品經理要寫出《兒童退燒藥市場的消費者分析》、《某某品牌為什么能夠存在》和《某某市場兒童退燒藥市場活動的考察報告》等類似的文章。
那么品牌來自哪里?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王牌教授和品牌大師,博比·卡爾德教授提出了全世界在廣泛使用的品牌戰略框架模式:從消費者體驗找到消費者的生活目標(即找到產品價值),從產品屬性特征找到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利益,價值與利益需要關聯,并在市場上有差異。根據該模式,本案例顯然做得遠遠不夠,因為本案例沒有去研究患病發燒的小孩,也沒有去研究患病小孩的父母,因此,沒有去研究迪爾諾的產品價值。本案例雖然研究了迪爾諾的產品屬性特征,也發現了該特征帶給消費者的利益,如迪爾諾與美林等品類競品相比,迪爾諾其最大優勢就在于不含色素。這意味著對孩子來說服用更具安全性。但是沒有深入研究,更具安全性帶給小孩及其父母什么價值?對父母來說,關鍵不是發燒有沒有超過38度,而是發燒服藥是不是放心。放心來自兩個方面:藥物有效(病情得到快速控制或消失),藥物安全(藥物不會引起其他副作用)。
品牌靠什么生存?品牌靠銷量和競爭而生存,要有銷量,要贏得競爭,必須以可靠的產品質量和高效的銷售隊伍以及良好的營銷傳播。品牌傳播是最關鍵的營銷傳播,品牌傳播必須反映出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價值。因為消費者購買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價值。
本案例的品牌傳播做法有三個錯誤:1,品牌宣言離開了產品屬性上升的產品價值,這種品牌傳播就失去銷售力。2,切割與占位38度發燒市場,會引起爭議。如果沒有臨床證據表明,迪爾諾對于38度以上的發燒的退燒效果比競爭產品有優勢,這種品牌宣言就毫無意義,甚至會帶來很大的爭議,弄得不好,會給消費者“不嚴謹不科學”的負面形象。再說,發燒的父母不會關心小孩有沒有超過38度,只要是發燒,他們就緊張。3,品牌傳播一味追求消費者眼球,說服消費者。其實最好的品牌宣言,是說出消費者的心里話,不是教育與說服,是心靈的共鳴和共振。
品牌宣言有內外兩種,內部宣言是品牌市場運作的綱目,外部宣言是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和購買。國內的品牌策劃一般沒有內部宣言,只有“部分”外部宣言,即只有品牌口號。因此,國內的品牌傳播只能解決知曉度的問題,解決不了聯想度、接受度、美譽度和忠誠度的問題。黃老師建議的品牌傳播用語分為兩類:1,對于醫生進行宣傳的品牌傳播用語。比如,迪爾諾,新一代布洛芬退燒藥,起效迅速退燒快,安全退燒更放心。2,對于患病小孩及其父母進行宣傳的品牌用語。比如,放心好媽媽,小孩退燒,迪爾諾。這些品牌傳播用語先要在一定的消費者那里得到驗證,得到消費者投票后,方可決定是否投入市場。
《醫藥經濟報》200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