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跟資本家談判,達成一致意見以后,就要簽一個投資協議書。投資協議書具體包含哪些內容,你簽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具體來說,企業家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投資工具是什么?所謂投資工具,指的是企業家這次賣企業賣的是什么樣的股份,是老股還是新股,是普通股、優先股還是可轉債。
1)投資工具是老股還是新股
老股指的是你以前持有的股份,新股是企業增發的股份。賣老股和賣新股的區別是什么?二者的區別在于,賣老股,你作為大股東把錢裝到你個人腰包里,說白了,錢不會放到企業里。那賣新股,就是在老股的基礎上增發股票賣給投資者,這個錢是要入到公司賬上的,只能用于公司的發展。
在投資中,一般不建議企業家去賣老股,因為賣老股很有可能對投資者的信心帶來打擊,投資者會猜測:是不是作為大股東你對企業沒有信心了?連你都開始賣股票了,那他為什么還要進去?即便他要進去,那是不是你的股價他也要給你壓低?所以,我一般不建議企業大股東去賣老股,建議增發新股。
如果你非要賣老股,比如作為大股東,你說做了這么多年,光給企業掙錢了,你個人沒掙到什么錢,現在你想改善一下生活。如果真遇見這類企業家,在我的投資業務中我是這樣處理的,老股和新股我都買你的,但是有一點,老股的價格要比新股低,否則我就不買。
2)投資工具是普通股、優先股還是可轉債
投資工具第二個要處理的問題就是,你是讓投資者以普通股的形式入股,以優先股的形式入股,還是以可轉債的形式投資。
以普通股入股,投資者認購的股份原則上是不能退的,企業倒閉清算的時候投資者也是排在最后一位的。當然了,普通股有一些經營管理的決策權。
以優先股入股,投資者的股份也是不能退的,但是有優先的清償權,就是企業倒閉清算的時候,優先股要排在普通股前面去清償財產。優先股的經營決策權利是受限制的。
還有一種是以可轉債的形式投資。意思就是,一開始投資者的錢是以債券的形式投進來的,在約定的條件下,這些債券可以轉化為股份。比如投資者投資你企業一個億,占企業15%股份,但是約定這一億是可轉債,相當于他先借給你,并約定利率是10%。同時他給你規定一個條件,比如你的企業今年的利潤是5千萬,一年以后如果利潤達到了5千萬,那這個時候他就按規定的價格把一個億轉成股份;如果企業沒有達到利潤指標,那他有權利不轉成股份。比如企業只實現了3.5千萬的利潤,那投資者對你的企業沒有信心了,他就不把他的一個億轉化成股份,他就讓你把他的一個億連同10%的利息還回去。
你可以發現,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選擇普通股或者優先股對你來說是比較有利的,尤其是普通股對企業更有利。因為投資者的錢投進來他是不能拿走的,對你的長期經營是有好處的。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反過來的,他其實更想用可轉債的形式來投資,因為可轉債進可攻退可守。當企業實現利潤指標了,他可以進攻,把投資轉化成股份股權,享受你股票增值的利益,企業上市了他也可以同樣享受利益。當你企業經營得不好,他有權不轉成企業股份,就直接把錢要回去,還有會有利息。所以,企業家與投資者在這個問題上會有一些分歧。
與資本家談判,第二個要注意的就是估值的問題。前面說過,在估值問題上,企業家和資本家永遠是敵對的,一個希望賣得高一點,一個希望買得低一點。
那么怎么來協調?這就涉及到一個估值方法的問題。
1)市盈率估值法
這里介紹的就是相對價值法,即市盈率法。
市盈率是用普通股市價除以每股的收益。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
企業的市盈率倍數,俗稱PE倍數,是企業市盈率除以可比企業平均市盈率。
目標企業PE倍數=目標企業市盈率÷可比企業平均市盈率 |
企業凈利潤是拿企業收入減去企業成本。
目標企業利潤=目標企業收入-目標企業成本 |
一般來說,企業價值等于企業凈利潤乘以企業市盈率的PE倍數。
凈利潤 1億× PE倍數10 = 企業估值 10億 |
資本家與企業家談判的時候,往往談到估值時會說:“你覺得你的企業應該多少倍?”這里“多少倍”的意思就是你的PE倍數是10倍、8倍還是12倍。一般來說,都是以企業上一年的凈利潤作為基礎,乘以你的PE倍數,得出的就是企業估值。比如企業的利潤是一個億,估值時給你10倍的PE倍數,那你的企業估值就是10億。這就是相對估值法里面的市盈率法,也叫PE倍數法。這個估值法的一個好處是簡單易行。
用這個方法,對于企業來說,肯定是希望你的估值估得高。那怎么才能估得高?看這個公式:企業價值=凈利潤×PE倍數。那好,要估得高無非就是調整兩個方面:一是讓企業的凈利潤上升,二是讓PE倍數提高。
2)估值時怎么讓凈利潤最大
先看怎么能讓企業的凈利潤提高。前面講過,企業利潤是可以設計的。設計的方法前面也講了,無非就是把企業收入合法地設計高,把企業成本合法地設計低,這樣可以讓凈利潤提高。這是提高利潤的一個方法。
如果利潤設計完了還覺得不夠高怎么辦?那還有一種方法,你的利潤不選去年的,選今年的。比如你的企業今年要融資,假設去年2利潤是三千萬,前年利潤是一千萬,增長速度特別快,而且你預測拿到投資的錢后,增長得會更快,比如今年的利潤有可能實現六千萬。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跟投資者提出,看能不能用今年的利潤來估值,如果投資者同意,原來是三千萬的利潤乘以十,估值也就是三個億,現在用六千萬來估,乘以十那就是六個億,翻了一倍。
那另外一個問題又出來了,投資者能不能答應你以六千萬來估?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能不能答應,取決于兩個因素。
第一,投資者認為你今年利潤實現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投資者認為你這個行業、商業模式、管理都不錯,認為錢投進來以后達到六千萬沒有大問題,他有可能會答應。
第二,即便投資者認為你可以達到,他也會采取對他的保護措施,比如要簽一個“對賭協議”。怎么簽,后面再說。
3)估值時怎么提高PE倍數
如果凈利潤最大只能做到這樣了,那再看一下,怎么提高PE倍數?PE倍數一般是沒法提高的。但是,你看,有的企業私募融資能夠有二十倍的市盈率,有的企業十五倍,有的企業十倍,有的企業五倍。所以我想講一下,哪些因素影響著PE倍數的高低。
第一,資本市場的好壞。這個直接影響到PE倍數。資本市場很熱的時候,企業的PE倍數會比較高。比如在2007年資本市場特別火爆的時候,PE倍數都會給得很高。但是到2008年股市很慘的時候,PE倍數又都給得很低。
第二,企業所在行業的好壞。如果你選擇了經營過程現金流量大于凈利潤的行業,你的利潤又不錯,那你的市盈率倍數就高。如果你又是在一個高科技的行業,想象空間比較大,你的市盈率就更高。
第三,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高不高,也會影響到你的PE倍數。比如企業在行業中排名第一位,那你的估值會給得高一點;假如你排名在第二位,人家第一位的估值是十五倍,那你第二位估值也就是十二倍左右。
第四,企業未來的增長趨勢好不好。比如未來的增長趨勢是復合增長率50%,那肯定你的PE倍數會比較高;如果你企業復合增長率是10%,那你的PE倍數就會低。
第五,企業會不會包裝。同樣一個企業,會包裝,挖掘出題材了,那你的PE倍數就會升高。如果你不會挖掘,不知道怎么跟投資者去說明,那你的PE倍數就不會太高。
前面講了,如果你想讓企業的估值高,想要用今年的利潤做基數,那么這個時候投資者就要跟你簽一個“對賭協議”。
對賭協議實際上就是雙方打賭。因為你們雙方對于估值沒達成一致意見,最后雙方只好打個賭。比如剛才舉的那個例子,企業說我非要以今年實現六千萬這個預測利潤來估值,投資者說你去年的利潤只有三千萬,你怎么保證今年能到六千萬?你要是敢堅持以六千萬估值,那咱們就賭一把:比方我現在投資一個億是占你企業25%的股份,這是根據你假設的實現六千萬利潤來算的,如果你沒實現六千萬利潤,那我一個億就要變成40%或者50%的股份。當然,如果你真實現了,那我還是占25%。
企業家與投資者還有一個互相爭奪的焦點,即董事會席位的分配。企業估值很重要,但是董事會由誰來控制,這更重要。董事會的結構好不好,董事會的成員好不好,都會對企業產生很重大的影響。所以,優秀的企業家應該更關注董事會是不是由你控制,或者說,董事會的分配比例是不是能夠更科學、更有利于你的決策。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通常投資者所關心的保護性條款,或者叫一票否決權。所謂保護性條款或者一票否決權,意思是投資者雖然是小股東,比如只占15%的股份,但是他要對他的錢的安全和增值負責任,為了保證這一點,就要規定一些條款,對于某些事項,大股東要做決策的時候,必須要經過投資者的同意。這些事項有發行新股、重大兼并收購、重大法律文件的修改、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企業預算、超過約定金額的支出、超過約定金額的借債,等等,這些事必須報給投資者去審批。
提醒企業家,這個權利不要小看。簽署以后,對你的生產經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當然,影響有的時候是正面的。一些重大的決策,投資者幫你出主意,可能會避免一些損失和失誤。同時也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原來有可能你一個人說了算,投資決策速度會比較快;現在有了投資者的一票否決權,你們要進行協商,投資決策會比較慢。所以,這個保護性條款,企業必須要引起重視。
企業家跟投資者要探討的,是怎么給員工股票期權的問題。這里牽涉到是在投資者進來之前就給員工股票期權,還是在投資者進來之后給的問題。這是有講究的。在投資者進來之前給,就意味著,股票期權的成本是由老股東——企業家來承擔的,投資者是不承擔的。如果說在投資者進來之后給,意味著股票期權的成本是由新老股東你們共同來承擔的。這是企業家要注意的問題。
有可能投資者會跟你簽一個叫強制賣股權的條款。強制賣股權是指,投資者進來以后,可能在某些時候他會讓你把你的股權賣給另外一個企業。如果你簽署了這個,那你的企業經營得不管是好與不好,只要投資者認為你的股權應該賣給另外一家,你就得賣,你如果不賣,有可能他就會讓你把錢還給他。
還有一個叫同等出售權,這也是企業家與投資者要注意的地方。同等出售權的意思就是,簽定協議以后,如果企業家以20塊錢一股把你的股票賣給了甲企業,投資者認為這個價錢他也愿意賣,他就也要以20塊錢一股把股票賣給甲企業,這時甲企業則必須接受。
反過來說,如果企業家想把本來值20塊錢的股票以10塊錢一股賣給乙,那這個時候投資者他就有權利優先買你的股票,不讓乙去買,這就叫同等出售權。
優先認股權的意思是,企業引進投資以后,你要給他一個權利,如果你又要去發行新的股票,投資者有權利先買,其他人要等到他說不想買或買不起的時候才能去買。
還有一個叫轉換權。轉換權是這么個意思,企業如果把債券或者可轉債轉換成股權的時候,那投資者也有權利以和你相同的條件轉換成股權。
最后一個也比較重要,就是投資者跟你簽的回購權或者叫贖回權。前面說過,財務投資者投資企業的目的,他不是想跟你一輩子走下去,他是想跟你過三五年,規定你三五年以后必須上市,然后他在資本市場上把股票拋掉,來掙這個錢。假如你沒有上市,他會要求你,必須把他投資的錢按一定的利息率給他還回去。
來源:摘自《企業干得好不如賣得好》
作者:馮鵬程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
(作者簡介:“企業財富管理理論”創始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EMBA及總裁班授課教授。研究領域:互聯網經濟下的資本運營、戰略與商業模式、財務戰略管理、企業上市、并購重組、企業國際化等。已成功為上百家企業提供培訓、顧問咨詢和投融資服務。專著:《企業干得好不如賣得好》《小企業也能活100年》《零基礎學會計》《解密企業財富密碼》(光盤)《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等)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課程、特訓營、顧問和投融資業務咨詢,請聯系:
電話:010-64495082
手機:15011006695;
業務助理QQ:2417702459
業務助理微信:fengpengcheng-hh
E-mail:uibe_zbyy@si
新浪/騰訊微博:資本運營專家馮鵬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