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學戰略培訓
戰略課程有哪些?
戰略培訓講師有哪些?
高效戰略內訓師哪位最權威?
戰略方面的培訓講師哪里找?
國內最知名的戰略培訓師是哪位?
歡迎進入著名戰略專家譚小芳老師
課程《企業大學戰略培訓》!
講師:譚小芳
助理:13938256450
官網wwwtanxiaofangcom
培訓時間:2天
培訓地點:客戶自定
培訓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者
培訓背景:
——歡迎進入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的《企業大學戰略培訓》主要有以下特色:企業大學是當今全球企業組織學習與發展領域的最高層次與最佳實踐模型,體現了完美的戰略化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培訓大綱:
譚小芳老師的《企業大學戰略培訓》課程主內容概括:
第1講 企業大學概述
1.1 企業大學概述
1.1.1 企業大學概念的提出
1.1.2 企業大學發展簡史
1.1.3 企業大學是企業培訓發展的趨勢
1.2 國內外企業大學發展概況與成功經驗分析
1.2.1 國外企業大學發展概況與成功經驗分析
1.2.2 中國企業大學建設現狀與分析
專欄1.1 精選企業大學最佳實踐案例1
專欄1.2 精選企業大學最佳實踐案例2
1.3 企業大學與相關組織及概念的關系
1.3.1 企業大學與人力資源部或原培訓部
1.3.2 企業大學與企業培訓體系
1.3.3 企業大學與學習型組織
1.3.4 企業大學與知識管理
1.3.5 企業大學與培訓中心、高校、商學院
第2講 企業大學戰略
2.1 企業大學戰略
2.1.1 戰略的概念
2.1.2 企業大學戰略
專欄2.1 精選企業大學最佳實踐案例3
2.2 企業大學的戰略定位
2.2.1 企業大學的戰略定位
2.2.2 企業大學戰略定位的轉變
2.2.3 企業大學的功能定位
2.2.4 企業大學的需求定位
2.2.5 企業大學的培養對象定位
2.2.6 企業大學的關鍵因素定位
2.2.7 企業大學創辦的步驟定位
專欄2.2 精選企業大學實踐失敗案例4
專欄2.3 精選企業大學最佳實踐案例5
第3講 企業大學模型
3.1 企業大學的理論結構模型
3.1.1 持續變化模型
3.1.2 整合管理發展系統結構模型
3.1.3 企業大學輪模型
3.1.4 有機戰略模型
3.1.5 “雙環”中國企業大學管理層發展模型
3.1.6 軸承模型
3.2 企業大學的創建模型
3.2.1 自主創建型
3.2.2 校企合作型
3.2.3 IT導入型
3.2.4 混合型
3.3 西方企業大學運作模式演變趨勢
3.3.1 載體維度:從實體化向虛擬化過渡
3.3.2 對象維度
3.3.3 合作維度
第4講 企業大學的運營組織體系
4.1 企業大學的組織架構
4.1.1 企業大學的部門和崗位設置
4.1.2 企業大學各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力界定
4.1.3 企業大學各部門和崗位角色相互關系的界定
4.2 職能式企業大學
4.3 項目式企業大學
4.4 矩陣式企業大學
精選企業大學最佳實踐案例6
第5講 企業大學的師資體系
5.1 內部講師的角色定位
5.2 如何甄選合適的內部講師
5.2.1 精英定位
5.2.2 結合意愿
5.2.3 輔以必要條件
5.3 內部講師的培養與任用
5.4 內部講師的激勵
5.4.1 物質層面的激勵
5.4.2 精神層面的激勵
5.5內 部講師的定級與動態優化
5.5.1 企業到底需要多少內部講師
5.5.2 內部講師的維持和晉級
第6講 企業大學的課程體系
6.1 課程體系的價值內涵
6.2 課程體系的架構模式
6.2.1 課程體系設計的理論模型
6.2.2 內向型企業大學與外向型企業大學的課程體系架構模式比較
6.2.3 以培訓對象為劃分基礎的課程體系架構模式
6.3 課程體系構建五步法
6.3.1 職位族劃分
6.3.2 能力建模
6.3.3 能力-課程對應
6.3.4 課程設計
6.3.5 課程體系建立
6.4 學習地圖
6.4.1 從戰略地圖到學習地圖
6.4.2 為什么需要學習地圖
6.4.3 如何繪制學習地圖
6.5 課程體系的可視化管理
6.5.1 內部課程資源可視化
6.5.2 內部課程目錄可視化
6.5.3 課程體系調整可視化
第7講 企業大學的課程設計與教材開發
7.1 課程設計與教材開發的價值與分類
7.1.1 課程設計與教材開發的價值
7.1.2 常規性開發(或稱“系統開發”)
7.1.3 靜態開發
7.1.4 動態開發
7.2 課程開發的選擇
7.2.1 戰略原則:基于戰略的課程開發
7.2.2 優先原則:“先內化,再進化”
7.2.3 系統原則:“10萬個為什么?”
7.3 課程開發的模式選擇與課程開發小組的組建
7.3.1 自主式開發
7.3.2 合作式開發
7.3.3 外包式開發
7.4 課程開發的主體設計:課程設計
7.4.1 課程設計的基點
7.4.2 課程設計的價值選擇與技術處理
7.4.3 企業大學的培訓課程設計
7.4.4 企業大學課程設計的程序
7.5 課程開發方法論
7.5.1 課程開發的整體流程
7.5.2 課程開發的具體方法
7.6 課程開發的驗收標準
7.6.1 課程的提交成果是否完整
7.6.2 課程是否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前瞻性
7.6.3 課程設計的業務結合度如何
7.7 “以情境為中心”的課程設計與教材開發
7.7.1 第一階段:“以知識為中心”下的“教教材”
7.7.2 第二階段:“以學員為中心”下的“用教材來教”
7.7.3 必然階段:“以情境為中心”下的“用情境來教”
第8講 企業大學的學習方式
8.1 組織學習理論
8.2 企業大學的主要學習方式
8.2.1 人與資源交互為主的學習方式
8.2.2 人與人交互為主的學習方式
8.2.3 以E-learning為主的學習方式
8.2.4 其他學習方式介紹
8.3 企業大學學習方式的選擇與組合
第9講 企業大學的硬件體系規劃
9.1 企業大學硬件建設的決定因素與實施標準
9.1.1 企業大學硬件建設的決定因素
9.1.2 企業大學硬件設施的標準
9.2 企業大學硬件建設的模式選擇與規模選擇
9.2.1 企業大學硬件建設的模式選擇
9.2.2 企業大學硬件建設的規模選擇
9.3 企業大學硬件建設的選址與預算建模
9.3.1 企業大學硬件建設的選址
9.3.2 企業大學硬件建設的預算建模
9.3.3 企業大學硬件設施的運營管理
第10講 企業大學的評估體系
10.1 中國企業培訓評估的現狀與問題
10.2 企業大學的投資與回報
10.3 Kirkpatrick四層級模型
10.4 投資回報率
10.5 CIRO培訓評估模型
10.6 平衡計分卡
10.7 企業大學評估方式的選擇
10.7.1 區分常規培訓評估和項目類培訓評估
10.7.2 常規培訓的評估方式選擇
10.7.3 項目類培訓的深度評估選擇
10.8 培訓效果評估八步法
10.8.1 培訓需求分析
10.8.2 確定培訓效果評估目的
10.8.3 建立培訓效果評估數據庫
10.8.4 確定評估層級
10.8.5 選擇評估方法
10.8.6 收集、分析、評估原始資料
10.8.7 確定培訓效果評估報告
10.8.8 跟蹤反饋
第11講 企業大學聯盟
第12講 企業大學在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新思考
12.1 企業大學在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
12.2 關于創建中國企業大學的幾點建議
12.3 金融危機下企業大學發展新思考
企業大學戰略培訓總結